小学低年级听障多重残疾儿童在校生活的个案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孔凡华
[导读] 本研究是通过对一名小学低年级听障伴脑瘫、

        孔凡华
        广东省佛山市启聪学校  528041
        【摘 要】本研究是通过对一名小学低年级听障伴脑瘫、智力低下的多重残疾学生采取有效支持方法的干预,从游戏支持、图片支持、同伴支持三个方面入手,试图在班级管理中寻求有效的支持方法,帮助此类别的多重残疾学生顺利参与、融入班集体中去,以提高他们在校生活的质量。
【关键词】听障     多重残疾     综合  
        
        1  研究背景
        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和“零拒绝”入学的推进,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类别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多重残疾儿童逐步就读特殊学校,原先单一的残疾群体被打破。笔者所在的特殊学校近几年每一新学年都有多重残疾儿童入读听障班级。由于多重残疾儿童的特殊性,给单纯性听力障碍学生班级管理带来了挑战,多重残疾儿童除了具有听力障碍,沟通交流困难外,往往还伴随其它症状。多重残疾儿童入读后,由于自身生理条件和学校环境的限制,适应学校生活、班级生活更加困难,也会遭到单纯性听障学生的排斥,他们在班级的存在通常是孤立的,很难融入班集体生活,更加依赖陪护人。为了帮助多重残疾儿童更好的融入班级生活,使他们的在校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2  学生基本情况
        小X,2018年9月入学,入学时6岁,无学前教育经历,听力障碍,沟通交流困难。入学时不会大小便,没有自然手语,不与人目光交流,肢体不协调,走路不稳。入学后由母亲陪读,课堂上坐不住,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有时突然跑出教室,常常独自发笑,发脾气时会拍桌子、跺脚。偶尔会打同学。平时不与人交流,特别依赖母亲。
        追述小X的既往病史,其母怀孕10周左右,在没看医生的情况下自服了感冒药。出生时4斤左右,属体重偏轻儿童,手指、脚趾肌肉僵直,很难张开。出生42天时,医生检查诊断听力障碍,双耳聋。3个月时,市妇幼保健院医生诊断脑瘫、伴智力低下。4岁以前做过肢体康复训练。
        从小X的过往病史和医生诊断看,他属于听力障碍伴脑瘫、智力低下类残疾。
        
        3  针对个案情况所寻求的有效支持手段和策略
        3.1游戏支持,缓解课堂行为问题。
        研究表明:支持残疾儿童参与适宜的游戏既可以促进他们社会技能的提高及社会性发展,又可以促进他们认知的发展[ 朱丹,曹中平.残疾儿童的游戏特征及基于游戏的干预策略,中国特殊教育,2005(06):45-48
]。通过游戏带来的愉悦体验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残疾所导致的行为问题、心理问题,游戏的工具性也可以用来促进残疾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游戏对残疾儿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3.1基于个体存在的问题,确定游戏支持的干预目标
        针对小X坐不住,在课堂上常常随意走动,有时突然冲出教室这些不良行为。

教师在征得他母亲的同意后,决定暂时在教学方面对小X不做要求,先从培养他的专注力入手,遵守课堂规则,目标是能在上课时坐在位子上,不随意走动,不影响课堂教学

        3.2图片支持,培养其简单的沟通能力
        图片支持是指教师或陪读者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一定的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展示出来。由于多重残疾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对文字的理解力和关注度较低,因此,利用图片教学,既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强化视觉提示,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3.2.1基于个体存在的问题,确定图片支持干预目标
        进入二年级后,小X在课堂上的不良行为逐步减少,在游戏的支持下,上课时基本能安坐课堂。但是,在沟通交往等其他方面仍然没有进步,无法参与课堂活动,课间的生活问题仍然由他妈妈包办,看不懂老师的指令性手语。此时,我和他的妈妈商定帮助他学习一些生活用语。
3.3同伴支持,提高小X班集体活动参与度
        同伴支持以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为基础,将“学生帮学生”作为基本的指导方式,是形成“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班集体的有效策略。让综合能力较强、热心助人的学生,帮助小X融入班集体生活,提高小X在班级中的地位,让他真正参与到集体中来。
        3.3.1选择、培养合适的支持伙伴
        小X是多重残疾儿童,外貌不像正常小朋友那么可爱,走路向一边倾斜,摇摇晃晃,给人感觉随时都与摔倒的可能,他的手指肌肉僵硬,拳头一直攥着,好像时时打架的样子,学生都有点怕他。因此,支持伙伴的挑选和培养至关重要。必须选择乐于助人、有责任心和爱心的孩子对他进行帮助和指导。首先,我常常在班级里进行爱的教育,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彼此关怀,在班级里创设爱的氛围。然后,选了三名能力较强、平时乐于助人,也比较有责任心的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引导学生去理解小X的一些异常行为,并对他们乐于助人的行为进行赞赏和鼓励,其次对学生帮助小X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进行了具体指导。
        4  成效与反思
        小X在课堂行为问题,沟通交流问题、同伴人际关系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缓和,逐步融入和适应了班级生活。
研究表明:
        4.1游戏支持从视觉上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培养专注力。又可以动手操作,增强趣味性,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对于智力低下、无学前教育背景的多重残疾儿童的不良行为问题干预是可行的。使用游戏支持,先觉条件是对个体的学前教育背景、当前在学校存在的问题、智力情况、残疾程度等有深入的了解。在本个案中,小X无学前教育背景、有课堂行为问题,同时,肢体协调性不强,手指灵活性不够。在此基础上,设计各种游戏支持,训练学生的课堂专注力,手指灵活性,是和恢复小X的各项功能是一致的。如果学生的行为问题有反复性,可利用多种玩具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增加强化物,使其不良行为问题逐步得到控制。
        4.2图片支持能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符合智力低下的多重残疾学生的思维特点,而且操作简单易上手。从生活中简单的词语入手,贴近学生生活,增加学习的兴趣,可多次重复示范,强化教学效果,避免遗忘。图片支持对于智力低下、无语言、无交流的多重残疾儿童来说,可有效帮助他和别人建立基本的沟通交流能力。图片支持是一种视觉支持的行为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求家长把内容清晰明了地呈现给学生,同时给以示范,直到学生有正确的回应。
        
        5  研究局限
        受环境、人力、时间、研究水平所限,在本研究中对于小X参与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没有涉及,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够找到合适的干预措施,帮助他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


参考文献:
刘焱.儿童游戏能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84—634
王叶龙.小学语文融合课堂中有效教学支持手段探究,现代特殊教育,2019(03):19
朱丹,曹中平.残疾儿童的游戏特征及基于游戏的干预策略,中国特殊教育,2005(06):45-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