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德艺双馨之师,走内涵发展之路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单哲波
[导读] 随着生源的不断增多,上级行政部门近几年在教师分配上向我校加大了倾斜力度
                 
        单哲波
        江苏省丹阳市埤城中心小学
                 
        随着生源的不断增多,上级行政部门近几年在教师分配上向我校加大了倾斜力度,我校的年青教师数量大幅度增加。
        目前,35周岁以下年轻教师占60%,教龄在五年内的青年教师占350年轻教师居多给学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同时给我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也带来了压力。年轻教师缺少的不是学历和精力,而是缺乏经验和方法,如何让这些教师快速站稳讲台,尽快成长为学生尊敬、家长信任、学校认可的合格教师始终是我校的工作重点。
        我校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初步形成了我校的培养模式和思路,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加强师训工作领导
        我校专门成立了青年教师发展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分管校长负责,教科室具体操作,各相关部门相互协作,整体协调教师培训工作,每年都把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点目标来实施,科学制定青年的发展规划,认真实施相关措施,学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转变教师思想观念
        思想的高度,决定发展的高度。因此要解决人的发展问题,首先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
        1.巩固专业思想
        观念决定行为,每学年初我校都会有一批新分配和新聘请的教师上岗,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思想上处于迷惘、心理上处于无助、行为上处于被动的状态,急需他人的指引和帮助,在开学初集中新分配教师召开专题培训会议已经形成了一种制度。青年教师是学历高,知识面广,业务性强,头脑灵活,思想活跃,有上进心,但现在社会上一些无秩序、无规范的行为和现象的存在,给广大青年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非常消极的影响,导致有的青年教师缺乏事业心、进取心和社会责任感。
        要让这些教师认清自身的地位和作用,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要心无旁骛,潜心教育,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2.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师德修养,把内省与外修、言传和身教有机结合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世人的楷模,这样的教师才能发出超凡的人格魅力,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我校通过开设师德报告、师德公开承诺、师德演讲比赛、师德标兵评选等形式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努力提高青年教师思想素养,营造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
        3.激发敬业精神
        只有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才会自觉地去严格要求自己的教育行为。

我们在业务培训会、工作总结会上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例,引导青年教师学习先进,弥补不足,严谨治学,精益求精,整个教师团队有着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开展业务培训活动
        1.开展师徒结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学校每学年初都指派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与刚踏入教育岗位的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从思想、教学、教研、科研等方面对青年教师全面指导,引导青年教师少走弯路。徒弟每周上一节汇报课,师傅每周至少听两节徒弟的课,师傅的课堂随时向徒弟敞开,师徒相互学习借鉴,共同进步。
        2.强化学习培训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学校多管齐下为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创造条件,适应新时期教育现代化的新形势。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函授或自考,提升学历;邀请教育行家来学校讲学指导,拓宽视野;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参观,博采众长;努力办好校内图书阅览室,创设环境;认真开展每周集备研讨活动,强化业务。
        3.重视基本功训练
        “经年檐雨穿磐石,数砖畦泥垒燕窝。”我校坚持不懈地开展“六个一”活动,即读好一本教育专著,练好一手“三笔”字,设计好一份教案,上好一堂公开课,带好一个班集体,写好一篇教研论文。坚持多年的青年教师晚办公制度也为教师的基本功训练提供了时间和效果的保障。搭建实践锻炼舞台
        1.教学研讨,提供范例
        理论必须落实在行动上才能发挥作用。为了帮助教师提高实践能力,我们以“四课”的方式打磨教师,即研讨课、示范课、展示课、竞赛课。“四课”重心不同,目的不一,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上课的教师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势必认真思考,精心设计,自信展示。
        2.技能比赛,夯实基础
        我们要求教师加强个人教学基本功的练习,由教科室统一安排,开展校内的活力课堂赛课、三年以内教龄教师课堂比武、五年以内教龄教师基本功竞赛、试卷设计竞赛、拼音认读测试、数学解题竞赛、即兴演讲比赛等活动,以比赛的方式促使教师进步、提高。
        3.校际联动,搭建舞台
        在校内给青年教师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校外为搭建展示的舞台。我校在各级教育研训部门牵头下,先后与镇江中华路小学、孔家巷小学、穆源民族小学、丁卯中心小学、丹徒三山中心小学、丹阳吕城片等十几所学校联谊,建成了特色建设、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共同体,为学校的青年教师提供了大量锻炼展示的机会,拓展青年教师的发展空间。
        回顾多年的研究历程,我们曾有“雾里看花”的迷茫,也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更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实践告诉我们,只要让教师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做到爱岗、敬业、乐业,脚踏实地,不断加强业务的培训提升,就一定能较快地成长为学生尊敬、家长信任、学校认可的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