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梅
莘县东鲁学校 山东省聊城市 邮编 252400
摘要: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背景下,要求将道德教育逐步回归生活。随着教材内容的改变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发生变动,这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注入了新鲜的动力。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和创新,在教学中通过布置教室文化墙改善育人环境,开展课堂活动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挖掘生活教育素材开展教学活动等多种方式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挥学科育人的实效,进而达到育人目的。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育人;实效;
前言:为了帮助儿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促进儿童社会性全面发展,新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尽量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设计跟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识图让儿童从自己的角度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材出发,从学情出发,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生活体验中受到心灵的引导和教育,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各种能力,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
一、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的探索价值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少年,他们拥有独立的人格,有独立思考判断能力,还有丰富的情感,但是他们有容易冲动,自制力差,是非观尚未成熟。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育工作者把理论和经验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们对知识进行复制,在教师严厉的训导下规范自身言行,这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轻视学生的的生活经验,忽略对生活资源的挖掘与运用,这种高高在上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发挥学科育人的实效。让教育回归生活,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着重观察学生在生活中知、情、意、行等各方面的发展特点,可以促进学生在自然而然的教学活动中唤起自己的主体意识,形成可贵的精神品质。
另外,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链接,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获得真实的体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从生活中提炼教学自恋,合理的开发教材内容,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可以有效发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效,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宜自己成长的发展的环境,让道德与法制课堂充满活力和生长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生活化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渗透途径
(一)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提升兴趣
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包含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结合教材内容从生活中挖掘育人资源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生活实例引入到教学中创设情境,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角色表演和情境模拟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实现育人的目标。例如,在《上学路上》一课教学中,教材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场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划伤斑马线,让不同的学生表演老人摔倒了的情境,同学们互相打闹的情境,发生交通意外时的情境等,让学生根据上学上随时可能发生的情境来进行模拟自己会有什么反应,会采取什么行动规避风险。学生通过真实生动的学习意识到辨认交通信号标志的重要性,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引入社会时事热点进行教育让学生进一步提升了认识。
(二)组织生活实践活动,学以致用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真实的体验中留下深刻的心里印象,提升教育的有效性。教师教授《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学着积极维护和改进规则,教师让学生自主参与制定校园中的各种规则。其中一个学生选择制作课间活动规则,他观察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不良表现,展示不遵守课间活动规则的案例,以表格的方式展示了相应的规则,学以致用,将良好的行为习惯贯穿在喜爱校园生活中。另外,教师在教学评价环节可以进一步优化提升,进行正面评价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将理念、精神、价值观的教育内容根植到学生日常生活实践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转变角色,以合作者、支持者的角色进行师生交往和互动,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评价中强化学生不断进步与提升。
结语:教师以《道德与法制》教材内容为载体,从生活中挖掘育人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不断细化、活化、趣化相应的教学资源,选择适合小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教学方式,发挥道德与法治课育人的实效性。道德与法治从生活中来,再回归到生活中去,学生们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生活化学习氛围中提升自身品德修养,提升生活情趣,在生活实践中锻炼自理、自治、自立的能力,形成科学的道德观和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体验式教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 周强.??教育艺术.?2019(02)
[2]网络环境技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思考[J]. 胥传红.??名师在线.?2018(13)
[3]小学品德课程核心素养刍议——一个实践哲学的视角[J]. 孙彩平.??中小学德育.?2016(09)
[4]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J]. 谭宝成.??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08)
[5]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当前小学品德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 冯长宏.??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