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一“关”了之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裘仲英
[导读] 饭后散步,一帮同事一直在谈论一个话题,很是热闹。

        裘仲英
        绍兴市柯桥区王坛镇中心小学 浙江 绍兴312000
        
        【案例呈现】
        饭后散步,一帮同事一直在谈论一个话题,很是热闹。
        “好好的场地,关在那里不让用,算什么意思!”
        “不是说了吗,里面那么多果树,现在又是果子生长成熟的时候,万一学生搞破坏,谁负责?”
        “现在的学生,还有几个调皮的?又有几个要吃这种桃子——家里好得多的都不要吃……”
        “不要说了,听学校的安排,你体育课哪里不好上,空地多着呢!”
        “可是我们要上足球课,人工草皮在那里!”
        原来是几个体育老师正在争论一个关于体育开放场地的问题。学校东南角是一块低洼,跟校园主体地面有五六米落差,要经一段台阶下去,台阶口安装了栅栏门。建校地时候将这里设计成了两个篮球场。球场四周空地很多,后来总务处在安排绿化的时候种上了好多果树,桃、梨、葡萄、枣子、无花果……每年到了春夏之交,果子成熟的时候就会发生临时工、食堂人员甚至学生偷摘果子的现象,总务处无奈之下给栅栏门上了锁。
        近年因为重视足球训练,学校买了一块人工草皮,放在了这个球场上。疫情期间,人工草皮就一直没用,台阶口的门一直锁着。五六年级老师上足球课的时候想用人工草皮,可是门一直锁着。跟总务处沟通的意见是,果子遭到破坏谁负责,而且学校田径场中间那么多草坪,已经够用了。于是就有了这一番争论。
        【案例反思】
        该案例反映的主要是学校教育教学与后勤管理之间的矛盾。
        学校后勤管理涉及物资管理、财务管理、食堂管理等诸多内容,若是某个工作环节存在缺陷,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稳定运转,对学校的各项工作都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后勤管理在学校的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从物资财产管理的角度来说,在当前教育投入尚不充分的前提下,后勤部门要力求精打细算,开源节流,既要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又要出谋划策,努力提升学校硬件建设现代化水平,这是一对矛盾。而体育课又有着教学空间广(从室外到室内,从操场到体育馆),教学形式开放(有教师组织的,有学生组织的,有集中活动的,有分散活动的),学生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几堂课下来,难免会发生几起学生偷摘果子的事件。同时,体育设施、器材的损耗总是比其他学科要快得多,因此,才会有本案例中总务处为了保护花钱种下的果树不受破坏,而把场地锁起来的做法。
        如果我们简单地把这个案例拿出来,有老师会说:“学校的设施设备为什么不让学生用呢?关起门来干什么呢?”
        我说,设施设备当然得用,但要合理规范使用。“合理规范”就是管理。对本案例来说,就是要做好师生员工的管理工作,加强课堂纪律教育、加强爱护公共财物教育、加强课堂组织管理、加强员工教育管理,既不影响正常体育课的教学,又能妥善保护学校花草树林,维护绿化环境。这是一种最直接的方法,总务处在果园设置警示牌子,制定果园管理办法;体育教师课前强调课堂纪律,开展爱护花草树木教育,课中加强巡视管理,既保证课堂教学,又保护学校绿化。
        还有人会问:“学校种了果树,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绿化环境吗?这些果子成熟了,怎么处理,任其自生自灭吗?”
        当然不是。校园绿化,最基本的是环境功能,美好的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校园环境还要发挥它的育人功能。这是绿化而且是果树绿化,就是一片果园,那么这应该成为一个劳动基地。

后勤部门可以设立一门课程,聘请指导老师,成立一个社团,开展果树栽培、养护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长了技能,又锻炼了劳动能力,何乐而不为?
        【案例拓展】
        从这个“关门”案例,我们又联想到当前学校中诸多“关”起来的现象,最明显的就是学生大量的时间被关在教室里上课、作业、自修。课间饭后已经很少能看到有学生在操场上、体育馆自由活动的场景。除了体育课、活动课操场上没一个人影。一方面因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太重了,一天到晚有做不完的作业;另一方面,学校、教师面临重大的安全管理压力,生怕学生一不留神课间活动中受伤,从而给自己、给学校带来无尽的麻烦,甚至重大的损失,于是学校管理中制订了一整套周密的管理制度,一个劲地压缩学生的课余自由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与之相对的是随着学校的发展,硬件设施设备改造升级加快,即使是山区学校也都已经有了塑胶田径场、室外硅PU篮球场,甚至体育馆或风雨操场,这么好的设施设备很多时候都空在那里,令人婉惜。
        当然不止体育场地,还有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校史陈列室、心理咨询室……这室那室都是依照标准建设,设施先进、功能强大,但利用率如何?还不是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都被“关”在教室里,而这室那室的功能室的门一直“关”在那里——“空悲切”。初中三年,老师组织了几堂学生动手实验课?还不是以演示实验替代了动手实验,以PPT替代了演示实验,只要记住了实验现象和结果,教学效果是一样的。学生有时间静静地坐在阅览室捧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看吗?一周下来每天的课表排得满满的,能有时间去看书吗!当然,现在爱看书的学生已经很少了,连教材规定的名著都已经懒得看了。学生有机会去校史陈列室参观吗?校史陈列室除了应付检查,接待领导似乎也没有了其它功能了。心理咨询室、团队辅导室、沙盘游戏室一个学期下来接待了多少学生?学生心理没问题吗,网瘾的、厌学的、抑郁的……越来越多,但他得有个时间去呀。
        无论是学生被“关”在教室里,还是各种场地、设施、设备、功能教室“关”上了门,一个“关”字演绎了多少当下教育教学中的怪象。
        想当年社会经济相对落后,教育教学环境设备也落后,老一辈教育工作都积极自制教具,开发场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那种艰辛可想而知;而今,社会经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投入大幅度增加,设施设备日新月异,但却出现了“关”起来的怪象,令人深思。
        近年来,一直有专家学者、社会人士在大力提倡增强学生体质,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国民素质。《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8》发布:“随着生活条件和医疗技术日益改善,死亡和重大疾病对儿童青少年健康威胁逐渐减少,新的健康问题日趋凸显,如不良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身体活动不足、久坐行为等健康危险行为比重越来越高。尤其是身体活动水平不足、过度依赖屏幕娱乐等静坐时间过长已经成为儿童青少年生活的一种常态,可能会延续到成年阶段,为成年和老年期疾病的多发或早发留下健康隐患。”①
        面对着冷冰冰的数字和严峻的现实,学校教育该怎么做?立德树人该怎么“树”?关起门来,我们的教育将走向何处?总之,不能一关了之。
        一“关”了之是对教育的不负责。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害怕安全问题,而尽可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让学生在老师的眼皮底下活动,省却了许多麻烦。殊不知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点点挫折。今年复学后连续发生的几起学生坠楼事件就是最好 的证明。
        一“关”了之是对学生的不负责。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身心成长的关键期,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还应锻炼身体、学习技能、培养兴趣、接触自然,形成健全的人格。从小被关在教室里、关在家里能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吗!
        一“关”了之是学校管理的缺位。如何管理,伟人邓小平曾说过:“所谓管理得好,主要是指做好人的工作。”如果我们的管理者放弃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一出现问题就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关门”,一味地“堵”,而不去教育引导,不去“疏”,迟早会酿成大错。
        
        “关”起来很容易,打开来却很难,需要莫大的勇气。期待开放的校园!期待活力的校园!期待健康的学生!


注:①《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8》摘自互联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