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舟
温州市财税会计学校 325000
网上有这样一则视频,一群小鸭子在面对阻挡他们前进的台阶时,它们一遍遍尝试,失败,跳跃,失败,再跳跃,最终,它们都成功跃上了台阶。感动于小鸭子的执着与不放弃之余,一直陪伴在一旁的鸭妈妈也让我不禁思考作为一名班主任与班集体的关系。我想班主任就如视频里的鸭妈妈一样,既是领路人,更是陪伴者,在学生磕磕绊绊前行的路上,始终与他们在一起。
我今天要分享的这个班级,是新组建的高三高考班:由来自两个三年制班级的24位学生组成。这个班级是我第三年班主任生涯里的一个意外,是意外之愁,愁他们的诸多不足;是意外之喜,喜他们的点滴进步;更是意外的期待,期待他们为之努力的明天……
这个班级很特殊,因为是新组建的高三班,如何快速地增加班级的凝聚力与集体认同感,成了我亟待解决的问题。排了座位,开了班会,还是听到同学们用“你们班”“我们班”互相称呼。一筹莫展之际,运动会的一段小插曲,让情况有了一丝改变。照片上是运动会跑操比赛时的画面,这并不整齐地跑过的就是我们班的方阵。6乘4的方阵,刚好24个人。但其实就在开始比赛前的一刻,有位同学因为甲沟炎复发没法参加跑操。那这第24位同学是怎么来的呢?没错,这位没有穿校裤的“学生”就是我。当我穿上校服跟学生们站在一起的时候,我听到了同学们兴奋地说“我们班是唯一一个班主任也参加跑操的班!”穿上学生的校服,我混进了学生队伍里;穿上学生的校服,我想我也走进了这个班的心里,也让“你们”“我们”成为了真正的“我们”。
这个班级很特殊,还因为我们只有一年的时间备战高职考。紧张忙碌的高三生活,总是离不开大大小小的考试。这不,第一次正式联考不期而至。虽说我们这个班的官方名称是“18级会计实验班”,但他们的成绩并不够“实验”。面对即将到来的联考,同学们多少有了些压力。这天晚自习,副班长小郑一脸凝重地说想找我聊聊退学的事。退学?小郑虽然是个性格大大咧咧,爱说笑的姑娘,但今天似乎不像在开玩笑。和小郑细聊了一会儿后,我大概了解了原因。原来小郑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好,高一高二的时候数学课勉强能听懂一些,这学期开始,因为课程难度提高节奏加快,她已经完全跟不上了。多次测试下来,数学成绩只在30分左右徘徊,已经是班级垫底了,加上联考就要到了,压力很大。
哦~原来只是压力大啊!我试图先平复她焦虑的情绪,告诉她还有时间,还来得及。
但发现个性要强的小郑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怪圈,无论我再怎么安慰,都扭转不了她认定自己数学没救了的想法。动之以情行不通,那就晓之以理。我细数了现在退学的种种弊端,又帮助她总结了数学听不懂的根源是基础太差。于是马上联系了数学老师,数学老师也在电话里安慰了小郑,并当场制定了给全班基础薄弱同学补课的计划。小郑看起来似乎好了一些。
很快到了周末返校日,小郑家长打来电话说小郑身体不舒服,想请几天假。“那可得注意身体,马上就要考试了!”我提醒家长道。“哎,老师,小郑最近回来老说自己不想读书了。说自己失眠,脱发,还去看了医生,医生说是压力太大......”“这样啊,那我找她再聊聊......”挂了电话,我马上联系了小郑。“老师,在学校我满脑子就是自己数学不行的念头,课根本就听不进去。以前我对成绩无所谓,但现在对自己有要求却发现无能为力,好难受......”安慰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突然觉得再多的言辞也显得苍白无力。我陷入了沉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作为班主任的我在遇到学生的问题时总会以“想当然”的态度去“批评”或“劝慰”学生,却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倾听他们的诉求,理解他们的困难。当我端着老师的架子,高高在上地自以为了解学生理解学生,这样的沟通又怎么会有效果呢?那一刻,我多希望自己是一个女老师,那么我可以给她一个拥抱,用行动安慰她鼓励她。但是我是男老师啊,除了言语上的安慰,我还能做什么呢?
就在这时,我想到了视频里的鸭妈妈,在小鸭子遇到困难的时候,鸭妈妈总会陪在它们身边,现在不正是需要我陪他们一起克服难关的时候么!我虽然无法给予学生一个温暖的拥抱,但我可以做一个“鸭妈妈”啊!“小郑,如果你相信自己相信老师的话,我们一点一点慢慢来!”
挂了电话,我马上联系了数学老师,和她商量我能否和学生一起参加补课,这一来可以起到督促的作用,二来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内容,在必要时,充当第二个数学老师,为他们答疑解惑。那以后每周三次的补课,我都会坐在教室的最后陪着同学们,课后我会要求他们把上课的内容再复述给我听,并记录下他们每一点的进步。数学老师不在的晚自习,我就充当临时数学老师,遇到我也无法解答的疑难问题,就组织全班一起讨论。那天走进教室,看到小郑正抱着数学老师兴奋地喊道:“老师,我终于发现我学数学的脑子了,还好我没回家!”看吧,小鸭子最后总能蹦上那个台阶的!最后的联考,小郑从垫底一路冲到了中间的名次。
我一直在思考陪伴的意义是什么,直到听到这么一个真实的案例:为了同学们的健康,有位班主任为他们烧了整一年的开水。我想这陪伴的意义无非“用心”二字而已。当我们把心和学生放在一起,学生们自然能从这份“用心”里感受到力量。我相信无论前路多难,只要我们在一起,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