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华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东乡小学,四川 达州 63615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校园拒绝迷信邪教展开研究,先提出小学校园反邪教斗争的现状分析,然后详细论述小学校园拒绝迷信邪教的优化对策,主要包括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无神论教育、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对小学生的关爱与引导,旨在不断提高小学生抵制和拒绝迷信邪教的能力,防止迷信邪教在小学校园中得到萌生、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的小学校园环境。
关键词:小学校园;拒绝迷信邪教;优化对策
目前,由于现代社会结构比较多元化、立体化,各种思潮不断涌现,一些邪教组织借此机会对各种迷信思想进行宣传。对于青少年来说,作为祖国的后备军,加强对青少年的无神论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三观”,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思想观念较不成熟,极容易受到迷信邪教的威胁,所以在小学校园,就可以开始拒绝的预防迷信邪教的出现,为小学生健康成长和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小学生具备正确的思想观念,正确抵制和拒绝迷信邪教。
一、小学校园反邪教斗争的现状分析
第一,小学生信仰多元化、不稳定性明显。在社会结构中,小学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处于急切吸收新知识的阶段,思想半成熟状态显著,同时在学习环境和生活内容比较单一化的影响下【1】,看待问题比较简单化,其深刻性缺失,一定程度上使小学生极容易受到迷信邪教的影响,甚至成为“牺牲品”。
第二,学校对于无神论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一些家长和教师直接参与封建迷信活动,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在诸多书籍或网站中,算命、佩戴护身符等迷信内容经常出现,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或时尚【2】。分析迷信邪教风在校园中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通过现代化手段的应用,来对小学生迷惑,同时由于小学生追求时尚,且具有标新立异的心理,为一些邪教组织将歪理邪说散布给小学生提供了可乘之机。
第三,思想政治课教学力度缺失,教师素质有待提升。目前,部分教师将思想政治课与一般知识课等同在一起,仅仅对理论知识进行传授,这与思想政治课的宗旨有着明显的区别。思想政治课的宗旨就是要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小学生对是非、善恶以及美丑有正确的分辨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而在现阶段,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和考试方法等,与其他专业课并无明显差异,也就是对于智力教育过度重视,尚未对非智力教育予以高度重视。
二、小学校园拒绝迷信邪教的优化对策
(一)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了解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要将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下去,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践行到位,加强人才的全面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旨在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将科学理论的基础稳固化。同时应加强自我奋斗和实现的平台的构建,确保邪教各种消极心理得到顺利消除,并为小学生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奠定良好的基础【3】,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
(二)加强无神论教育
对于小学校园来说,应加强无神论教材的编写,将无神论教育的针对性发挥出来。在无神论教育中,应与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尤其在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等方面,从小学生个体差异出发,满足因材施教的教育需求。与此同时,应基于创新和发展需求出发,共同开展校园拒绝迷信邪教与精神文明建设。所以在校园拒绝迷信邪教方面,应加强创新与发展的融合,从学校和小学生特点出发,对中小学科普教材、精神文明建设文献等进行编写,并积极开展远离迷信邪教宣传课程,使创新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化、多样化。
(三)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
在拒绝和抵制迷信邪教思想方面,思想政治课的开展不容忽视,其中,要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将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创意性展现出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开展,将小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参与热情提升上来,为其道德修养的提升创造有力条件。众所周知,全体师生员工,为校园拒绝迷信邪教的主体,如果缺少其参与,很难保障校园拒绝迷信邪教的顺利进行。对此校园应注重将全体教职工的主力军作用发挥出来,将思想道德和科学精神教育落实下去【4】,保证其良好的热情,教育教职工对邪教的危害性予以明确化,特别对于社会、教职工以及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成为打击邪教、维护人权的关键力量。
(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对于教师来说,既要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也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实现和谐课堂的顺利构建,对于学生主体地位、人格以及个体差异,应保持高度的尊重性,发挥出对于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而学生应与教师保持密切配合,通过不断实践参与,将自身的智力和非智力能力提升到全新的层面。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方面,学校应提高对校级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强学术研讨会的构建,借助理论的学习和研讨,认识到校园拒绝迷信邪教的发展规律,将自身驾驭邪教工作的能力提升上来,促进校园拒绝迷信邪教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定期开展的研讨会中,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考虑,严格遵循政治强、作风正的要求,实现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顺利构建,实现敬业、爱生以及乐教等培养目的。
(五)加强对小学生的关爱与引导
1.在全面素质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非常关键,对此应密切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之成为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学校应加强心理咨询室的设置,并配备专业人员,确保小学生任何心理问题得到顺利解决,防止邪教趁虚而入。在教育方法中,可以拉近小学生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引导小学生养成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思想观念,同时要指导小学生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如唯物论和辩证法等,为小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养成提供便捷性。除此之外,还要从小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将生物进化论讲解给小学生,使其对人类的起源等知识明确化。总之,通过唯物主义教育,可以有效助推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与养成。
2.近年来,生活与网络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小学生诸多信息的来源,主要体现在电视、网络等方面,而邪教在传播教义和发展教徒方面,也借助网络等媒介来进行。基于此,应加强大众媒介的应用,并通过基层社区和学校的宣传机构,将邪教的邪恶性、欺骗性以及危害性揭露出来【5】,使小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迷信邪见之风。分析互联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开放性、交互性等,且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和约束,所以深受邪教组织的追捧,以此来传播教义和组织非法活动,对此应加强反邪教的高科技设备的购置,并成立反邪教斗争宣传队伍,确保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灵活运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小学生思想和心智较不成熟,一旦迷信邪教在小学校园内出现,极容易影响到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对此,小学校园应提高对拒绝迷信邪教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小学生的引导、教育以及关爱,加大思想政治课程开设力度,当然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提升,扮演好自己的引导性角色,确保拒绝迷信邪教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尹仙英、许子千、黄子晴. 柳宗元唯物主义思想对当代大学校园反邪教教育的意义[J]. 传播力研究, 2020, v.4;No.097(13):45-46+48.
【2】朱路遥, 王一升. 互联网时代高校科学精神教育的新形势与新策略论析[J]. 科技视界, 2019, 000(028):186-187.
【3】谢学芹. 关于在青少年学生中进行反邪教宣传教育的思索[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6(37):3-3.
【4】邓安云, 孙中国. 浅析当前中小学反邪教育紧迫性和重要性[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18).
【5】佚名. 崇尚科学 反对邪教——辽源市以"五个结合"增强师生反邪教警示教育[J]. 农村科学实验, 2014(12):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