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吴志强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助推下,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吴志强
        福建省诏安第一中学,福建 诏安 3635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助推下,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的文化技能、情感态度、思维能力都得到综合发展,为素质教育奠定基础。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统帮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及其操作技能,更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深入研讨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合理构建,以期对广大教师有所借鉴。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教学
        现今,核心素养关键词被多次提及,已完全走入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其教育理念受到教育各界的聚焦热议的话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调,以先进的教学观有教学模式为指导,在此基础上,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法,在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全面发展自身各项素养。本文以核心素养的思想为指导,深入论述了如何有效构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应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客观需要,认真研究教学知识,并做好相应的课前准备,以知识内容为切入点,搜集多种教学材料,积极采用“任务导向”教学方法。藉由作业指导学生于课前理解课程所需学习之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之上有主动的行动。信息技术学科本身涉及到较为深奥的理论知识,且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电脑基础,必须由教师进行专业辅导。通过知识共享、协作分工、小组合作等方式,学生在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后,以此使学生更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更多的实际难题。
        例如:以“绘制图形和卡通画”一课教学为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FLASH软件的操作,帮助学生学习组合图形的操作,以及使用各种变形指令操作的基本方法,并能基本掌握相关快捷键的使用。以任务导向教学的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相关目标。如在教学“造字的倒影效果”时,笔者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本课程所包含的主要任务有:如何运用快捷方式、变形工具,以及怎么在“文字工具”中使用画板属性。尔后,明确了相关的操作流程,笔者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以上的步骤。此外,在交流过程中,笔者还可以提示学生讨论如何使用快捷方式进行文本复制、文本移动等操作,并在交流结束后,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更加注重学习的针对性,重视各单元知识点之间、教学各个环节等方面存在的内在关联性,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各个知识点的归纳,能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为此,教师应正视这一问题,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可以实施分层教学,以遵从因地制宜的教学方针,实现全体学生的学科素养都有所提升的理想教学目标。详细来说,教师应深入发掘教科书,并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化,为其设计不同层级的学习任务及目标,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针,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学习潜力,促使他们进行高效学习。
        例如:以“制作电子期刊”一课教学为例,笔者实施了分层教学法,开展了目标任务的分层,如针对C层学生,他们基础较好,且具有一定的信息技能,为此笔者为他们设定了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要求他们面对问题,能够灵活机动地应用知识技能来化解,能够举一反三;而对于B层中等生,笔者安排了难度相之能力相适宜的学习任务,要求其能熟练掌握新知,深化知识的理解;针对基础薄弱的A层后进生,布置了难度较小的学习任务,仅限于最基础性的知识练习,要求他们具备基本操作的能力。以此为基础,分层次教学可以充分挖掘学生思维的特质,让全体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在不断进步中获得属于自己的一份自信心,同时使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三、创建实践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当前全球信息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是当前信息时代教育的重点,也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计算思维训练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有利于初中生编程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计算思维能力。运用计算机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融入应用教学情境,促进初中生学科素养的不断发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例如:在教学Excel软件应用时,笔者创设实践教学情境,为学生准备一张凌乱的数据表格,并要求学生深入思考如何有效地调整数据,有序地整理数据。对于数据顺序需要调整的表格,初中学生需要考虑如何通过输入合适的关键字来有效地排列,通过哪些操作调整来达到目标。笔者在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了深入定性的分析,并将实际存在的问题转变为Excel应用软件中录入、填充、增删、排序等一系列操作,能充分借助这一软件化解实际难题。它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Excel软件,还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计算思维能力是当今数字化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它在很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现今信息化时代的适应和发展。故而,教师有必要对中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提起高度关注和重视,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提升了育人教学的科学实效性,将教学重点从重知识文化拓展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同时,这要求各学科教师要与时俱时,更新自身的育人思想与理念,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改良和优化不合时宜的教学法,通过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文化技能、情感态度、思维能力都得到综合发展,为素质教育奠定夯实基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传授给学生技术知识,还应全力地培养其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不断推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龙飞.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10)
        [2]张丽.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