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吴小莉
[导读]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幼儿园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

        吴小莉
        重庆市奉节县永安幼儿园 404600
        摘  要: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幼儿园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园本教研是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加强园本教研可以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因此,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建立科学的幼儿园教研管理机制;完善幼儿园园本教研“专业技术引领”制度;确立正确的幼儿园园本教研价值取向;尝试不同形式、内容可以丰富的教研活动四个纬度简要分析了如何以园本教研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园本教研;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建立科学的幼儿园教研管理机制
        为确保园本教研有效实施,幼儿园要尽力为教师提供便捷的学习和发展条件,让教师乐于教研,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促进幼儿园和教师共同发展。一是组建相应的教研组织机构[4],加强园本教研管理。成立“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以园长为组长的园本教研领导小组,建立“分层负责、分项管理、小组实施”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有效保障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业务园长或保教主任对教研负主要责任,根据园所发展方向,指导拟定全园教研工作学习计划,对各教研组活动及过程可以进行管理、组织、协调;各教研组组长对自己所在教研组开展的教研活动内容进行信息管理,制定一个明确计划并带领组内其他幼儿教师为实现目标开展各项探讨活动;教师和保育员具体实施各项活动;二是构建教师专业团队,形成具有良好教研氛围。幼儿园可以构建一个科学化的教师发展平台,如“教师学习小组”或“项目工作坊”等类似的团队建设,以满足了不同教师的需求。另外,通过提高教师团队建设的学习,每位幼儿教师能找准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积极获取有益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 打开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 团队间的互帮互助也能进一步缓解教师工作环境压力。
        二、完善幼儿园园本教研“专业引领”制度
        传统的学前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需要。幼儿园教师应不断学习,增加知识储备,吸收新的教育理论,提高专业素质和创新意识,那么完善园本教研的“专业引领”制度就显得重要[5]。首先,加强幼儿教师对专业引领的认识。相关研究报告表明,专家培训等专业指导可以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在不同环境中获取知识的能力。第二,对“专业引领”进行系统的安排。为了能够增加有幼儿园“专业引领”的效果,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专业引领的机会,通过专家深入教师群体中进行相关的指导,去感受教师的内心,给予一定的支持和理解。第三,增加“专业引领”的投资资金。园本教研应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激发幼儿园教师参与园本教研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幼儿园可以根据现代教育发展要求,明确自身教研方向,确定教师教学课题,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撰写发表专业论文,支持教师参加各层次的专业技能竞赛等,幼儿园将根据教师参与情况给予一定的嘉奖[4]。
        三、确立正确的幼儿园园本教研价值取向
        对幼儿园园本教研的价值取向正确确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教研的内容。

在幼儿园园本教研的教研内容方面,要引导幼儿教师自主学习思考,减少对经验教师的依靠心理,提高教师自己的自信心。鼓励教师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新思路,而不是随声附和,要多关注自己的实践成果,找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及时梳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提出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做一名勤思、勤思、巧思的教育者的教育者。第二,教学的过程。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实际的教研过程中,很多教师对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依赖性较多,缺乏自我问题意识能力,活动设计过程多以展示教学实践内容为主, 形式主义思想严重, 反思研究人员较少, 且缺乏针对性, 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长此以往, 园本教研就会成为一个教师“耗时间、走过场、无实效”的活动[2]。因此,教师要正视教研过程,时刻关注自身需求,在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中积累更多教育经验。第三,教研评价。改变单一的教学研究评价体系,让更多的人参与教研的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同事间互评、幼儿评价和家长评价,从而体现教学研究的公平性。例如,幼儿园可根据活动需求设置评选活动,该评选活动可以按照学期这样的周期举行,让家长、幼儿以及教师都参与到评选当中,家长和幼儿为教师撰写评语,园领导为教师写学期寄语,让教师及时了解到自身的教学优势和不足。
        四、尝试不同形式、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
        随着园本教研的深入推进, 幼儿园教研活动形式存在普遍的僵化现象,如重研“现象”, 轻“反思”,重“个体研”, 轻“合作研”,重“教研内容”, 轻“行为跟进”等。这些现象制约了园本教研的实效性,不能体现“以人为本”和“以研为本”的活动价值。要从根本上进行改善教研的效果,关键是突破园本教研活动形式化的瓶颈[3]。一是进一步明确教师开展教研的目的,科学制定教研内容。教研管理者应从近期和具体目标层次出发,着重解决教师日常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制定教研计划前,可以向教师发放教研问卷调查表,对于教师们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及问题以调查问卷进行汇总,然后再集体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进分析,鉴别出“真问题”,就共性问题作为教研研讨的主题。其次,教研管理者应逐渐尝试“退位”,从教研的指挥者转变为支持者、合作者和引领者[1]。在教研过程中,教研管理者要以平等的身份与教师沟通,鼓励教师们大胆说,当教师话题偏离时要及时出现把话题引向深入,给与不同能力的教师有展示的机会,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价值,让他们有获得感,从而带动大家积极参与教研活动。第三,多渠道拓展园本教研活动,探索活动形式的新路子。如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的跨时空特点,用信息技术改造教研,满足教师的全面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表达与交流,利用网络资源的细、广、深等特点,极大地推动了教研活动的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赵楠,宋彦喜. 新《规程》指导下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21):20-21.
        [2]李慧荣. 加强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 学周刊,2019,(34):210-211.
        [3].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的新指南——《园本研修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简介[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05):149.
        [4]周圆,杨秀云. 试论以园本教研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03):73-76.
        [5]郭婷. 构建园本教研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 亚太教育,2016,(02):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