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慧1 王念2
1运城市盐湖区安邑中心学校西街小学, 044000
2运城市盐湖区魏风小学, 044000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领域也更广泛地应用了信息技术,不仅提高了教学水平,还解决了很多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语文教学问题,进一步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研究,以使语文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引言
小学语文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课程资源非常繁多,利用信息技术能够进一步扩大课程资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究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学的策略,从而使其更好地应用到教学中,夯实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做出贡献。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1.1增强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是吸引其进行学习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将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了更为多元化、形象化的呈现,这就有效地增强了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不如在其他科目中使用这种技术更为方便,但很多学生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显著增强,并且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现代化信息技术使教学课堂内容和形式变得新颖和丰富,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很多调皮的学生逐渐地开始聚精会神地听课,不再走神和开小差。语文教师业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充分地重视和珍惜信息化时代下提供的教学资源,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教学相融合,并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发挥到极致。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
2.1对信息技术的运用缺乏科学指导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技术,一部分教师由于自身教学理念或专业素养的限制,还没有形成科学的运用意识。有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过于花哨,不利于课堂教学进程的把握,很少对信息技术进行运用。而另一部分教师将信息技术“万能化”,认为信息技术适用于任何内容、任何形式,对于信息技术产生了过度的依赖,这都不利于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2不能彻底转变传统教学思想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彻底改变教学思想,没有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我国教育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较高的学历,只有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能够真正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因此,教师没有彻底转变传统教学思想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教育及国家的发展。
2.3教师的教学缺乏针对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不太重视学生的个人感受,学生也没有发表自身意见的机会,这就使得教师与学生的思想往往处于两个不同的层面,教师所讲的也只是自己认为应该讲的,而不一定是学生真正需要的。
对学生不够了解就无法真正做到教学高效。最后一个问题则是学生缺乏自我检验。这种缺乏分为两方面.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3.1丰富教学资料,扩展学生认知
想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教师也要利用好网络这一丰富的资料储存库,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完善的关于文章的知识,从而在扩展学生认知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想要深入地理解一篇文章,就必须要了解作者创作文章时的处境,了解时代背景,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作者的心境和文章的意义。而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在网络上轻松地获得这些知识,并在整理之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无疑是一大助力。
比如,在《白鹅》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课下学习遇到的疑问来调整自身的教学。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对于这篇课文中的字词掌握不好,那么在下次课堂中就可以着重讲一下字词方面的知识,并借助课件进行课堂字词填空的练习,如此就能有效帮助学生记忆和巩固课文中字词的认知;而如果发现学生主要的问题是对白鹅这种动物缺乏了解,那么就可以着手设计一次对白鹅的观看或者搜集一些相关的图文资料;如果发现学生对课文中描写的写作方法还有不理解的地方,那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感知和体验作者采用的写作手法,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语句的仿写,从而深化学生对作者描写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3.2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密切结合
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不可分,社会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向前发展,但是教材从编写到出版之间需要太多的程序,花费的时间长,所以更新换代相对来说比较慢,这导致课本中的部分知识不能较好地与社会相贴合。
如在教学《詹天佑》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本次教学中“人”字形铁路、中部凿井法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八达岭的地形。一边播放,一边使用文章中的语言来讲解,有效激发学生课文学习的兴趣。
3.3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内容
现如今,语文教师越来越认识到语文这门学科所涵盖的内容之宽广,远远不只是拼音、阅读和写作,而是涵盖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闻中、影视中、广告中,甚至旅游景区,都富含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但是真正能够呈现到课堂上的,仅仅通过语言,少之又少。为此,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声像图文并茂的特点,将语文课程资源通过信息技术加以挖掘和利用。
比如,在教学《燕子》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欣赏到春天的美景,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春天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画面,使学生在情境中深刻感受春天的美好,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一系列的信息技术操作中,多种多样的信息刺激着学生,学生的学习量增加了,信息量也得到了丰富,并能够将信息与知识较好地整合到一起,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印象,使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增加了,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拓宽学习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改革是全面的,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到教学内容,学科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不仅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也营造了一个有利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手段,使语文教学课堂更加生动和活跃,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与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呵燕.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教师,2020(10):56-57.
[2]达生禄.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0(31):71-72.
[3]郭小彦.关于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课外语文,2020(30):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