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2期   作者: 丁丹雅
[导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促使中国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处于信息化环境。

        丁丹雅
        四川文理学院 四川达州 750001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促使中国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处于信息化环境。而中学阶段的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在这个背景下也应当适应时代潮流,利用当前的信息化技术来进行教学。因此,当代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不但要植根于传统,而且还需与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不断整合。本文通过对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中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程;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策略
        中学语文作为初中教学的主要学科之一,其对于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而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中学语文课程教学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挖掘现有的教学资源并加以利用,进一步促进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以此来适应当下发展的需求,进而促进中中学语文教育的发展。由于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对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符合语文这门学科的改革需求,而且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1.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符合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需求
        由于教学改革在新课标指导下全面推进,促使现在的学校均倡导素质教育,而在此背景下,中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是大势所趋。首先,当代新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要求中学生在兴趣的指导下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出其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而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可以更好的展现这门学科的魅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其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其次,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导致了学时紧张,为此,中学语文教师想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增加每节课的含金量,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则可以有效的解决教学内容增加和课时减少的问题,并增加其课堂含金量,提升教学水平。
        1.2有利于促进中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渗透
        就当下新课标改革的规定而言,中学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主要为初中生对于语言的构建与应用、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以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这四个方面,均具有针对性的对中学生提出了要求,使得初中生所接触的语文知识丰富多样。但基于当前时代背景,如果中学语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授课,不仅难以激发初中生对中学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不利于初中语文内关于核心素养的渗透。而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作为教学辅导工具,不仅可以有效丰富教学资源,还有利于促进中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渗透。
        2.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2.1利用信息化技术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
        学生对于语言的构建和运用,通常是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在其实践的过程中,中学生通过不断的对词汇量和语言进行积累,并加以梳理总结,从而掌握每个汉字和词汇的运用于特点,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初中生对于语文这门科目的兴趣,并促进其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升,使得其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例如,对于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多媒体投影仪上,放出一个具有趣味性的小故事,并为中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情境,而后引导学生将文言文的意思用讲故事的形式大概的表达出来。另外,根据中学语文中文言文的特点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并在此对学生进行提问,询问学生某一句话所对应的文言文是哪一句,从而让学生对作者写该偏文言文的主要目的进行分析,进而让中学生明确其要学习的知识点,促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此调动学生对于中学语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由此可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是当前时代背景下促进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2.2利用信息技术来拓宽教学资源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深厚的道德品质吗,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在中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挖掘中学语文中的文化资源以及文化内涵,并把其作为中心点,利用信息化技术在百度或者其他网站中搜索相关资料,包括历史故事和名人诗词以及诗人生平的故事,从而拓宽其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促进其对中学语文知识的理解。如《论语十二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比较典型的句子,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句子,利用信息化网络搜索与其相关的历史故事,并大概了解其背景,从而把其进行内化,形成自身的道德品质。以此来增强论语文化的素养,并增强中学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渗透力。
        2.3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师生互动模式
        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构建一种师生互动模式是当前背景下促进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改变中学生被动式学习的状况,化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初中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初中生和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比如,在中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有对话情节的语文内容,可以提前利用信息技术来设计和其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同时引导学生和教师积极交流,且教师还可和中学生进行对话演练,不仅可以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模式,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距离,而且还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3.结语
        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对中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意义重大,不仅有效提高语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自主探究,而且还可以开拓中学生的思维与视野。总而言之,利用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来展开教学,对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除此之外,在日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并把这两者进行有机整合,以此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由此可知,在当前背景下,对中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但其改革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其循序渐进的改革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校发挥出共同力量来推动其改革的创新与实现。
        参考文献:
        [1]郑小军. 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质量的对策与建议(上)[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06):97-106.
    [2]吴亮. 信息化视域下母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教学与管理,2020(15):81-84.
作者简介:丁丹雅(1999年1月),女,汉,宁夏省银川市人,学历:本科,单位:四川文理学院,单位邮编:750001,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