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如何优化中职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2期   作者:戴山春
[导读] 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语文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并不是主要学科和必修科目

        戴山春
        湛江机电学校
        摘要: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语文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并不是主要学科和必修科目,只是在近年来社会对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才使得中职学校对语文教学引起重视。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学生谋划好的前途,为学校打下好的口碑,也是为提高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目的。事实上,语文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还是作为工具学科来学习,是为他们出入社会储备一项必备技能,能够让他们在社会中更具有竞争力,所以中学语文教学要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中职教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
        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学生和社会都非常重要。人文素养的高低,不仅决定着学生的日常生活水平,还决定着学生的终身发展状况。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是通过语文教育培养的,语文教学是中职教育中为数不多的文化课程,将人文素养的培养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认识自我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中职语文教学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性人才,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建设和祖国未来。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的方法
1、努力挖掘深层次的人文精神
        中职语文教学对于教材的要求不是十分严格,教师所选用的教材具备多样性,如果教师要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需要在教材中深挖其中的人文素养相关知识,要使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有所提升,所选用的语文教材主要偏向于教育性的,而不是学术性的,能够在教育教学中揭示人生哲理才是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只有将书本中的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折射到现实生活中,学生才能够学以致用。但是,在传统教学中,书本知识就是书本知识,老师讲授语文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课本本身的内容,而没有延伸,这种教学方式是无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还要将书本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工作中。例如在《我很重要》的教学中,课文本身很简单,毕淑敏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没有作过多的精雕细琢,而是以平实质朴的口吻来阐述“我”尽管渺小,但是也十分重要的思想,这篇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正符合学生所处阶段所需要的心境,老师应该不失时机地抓住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向学生传达“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念,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技能之余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自身的价值有一个准确的评估,能够在自己今后的发展中起到指引作用,也能够在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不卑不亢、本分守己,更加欣赏和珍爱生命,更好地 实现人生的价值。
2、打破传统,营造新的教学氛围
        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高校逐渐放低了招生门槛,更多层次不一的学生走进中职学校,这同时又给学生增加了更大的就业压力,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随着一批批就业大军涌入社会,就业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在面对如此多的就业者的情况下,对求职人员提出新的要求,以求得更加优秀的企业员工, 其中,企业除了对专业水平的考察之外,最看重的就是就业者的综合素养,只有综合素养足够高的人,才能够在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而面对这一形势,很多人都成了这一形势的牺牲品,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成了阻碍他们就业的最大难题,因此,学校教学应该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需要老师的配合,更需要一个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氛围。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语文本身具有工具性作用,所以语文学科的学习作为中职教学来讲,就是帮助他们储存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因此,在语文教材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偏向人文素质方面的教材,这主要是针对教材内容而言;除此之外,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能够提高人文素养的课外阅读书籍,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书籍的选择也要具备针对性,例如《道德经》、《论语》、《人生境界诸阶段》等都值得阅读。


二、重视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
1、加强课外延伸
        立足于语文所学内容、结合所学专业特点,将生活实例与相关语文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中职语文课堂。为了培养中职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课堂教学还要做好课外拓展延伸,让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并联系中职学习生活实际,作出正确的总结和思考创新,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例如,讲授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一文时,教师就利用课外活动让学生搜集北京民居图片,让学生从搜集来的一幅幅图片中感受胡同文化的特征和深刻内涵,理解胡同在時代大潮中的衰落,虽然许多人留恋胡同,留恋曾有的岁月,怀念大家庭的温暖,但这些温情都阻挡不了胡同的没落。通过课外延伸,让学生更能体会作品所蕴含的真情实感,同时,课外拓展延伸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2、做好课内指导
        高教版中等职业语文教材分为三个模块,即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淡化了“学科本位”思想,遵循语文教育教学规律,每个单元增加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旨在开发中职学生的语言潜能,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探索适合不同层次的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这样,就能让每一个中职学生想学、能学、乐学、会学,并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教师可利用课内对实践活动的指导,调动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利用课内布置的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切实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指导实践活动,达到知行统一,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强化“五项基本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强化学生“五项基本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修订说明为指导思想,提出了今后汉语能力综合测评主要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汉字书写、阅读、写作、普通话等方面能力,淡化语文知识点测评,而主要是语文应用能力考查。结合我校中职学生实际,本着提升中职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中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我们突出强调学生的“五项基本功”,即阅读、写作、普通话水平、规范汉字书写、口语交际。同时,实施各种开放性实践教学活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丰富的课外活动体现语文教学的综合实践运用,“五项基本功”的强化训练提升了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践的过程中,学校利用举办“诗歌朗诵、普通话大赛、硬笔书法大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阅读、写作、普通话、口语交际、规范汉字书写等语文素养”上,创设一种适合中职学生身心特点的语文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非常明确,主要是对应社会各个行业所急需的人才,因此,对人才培养的紧迫性比较高。所以,中职教学对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突破传统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去挖掘学生的深层次人文精神,并根据學生的个人特色,培养各具特色的优秀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中职语文教学中尤其重视人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齐头并进,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做简要探究。
        参考文献:
        [1]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2]董学文.美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4]金燕.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08(15):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