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春
温州市龙湾区永中第二小学 浙江温州 325024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调整,以适应新课改的变革。创新思维能力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升级,提高课程学习效果,更能够为学生的未来融入创新型社会奠定基础。但是,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依然存在片面重视学生认知发展,忽视学生思维创新的情况。针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构建。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做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引言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它也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一种全新的课堂形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学习的内外连接性以及学习的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整合知识,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培养其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以及提升其表达水平和人际交往问题,让其能够在合作当中体会到团队精神。
1以创意教学方向为指导,促进综合性学习创意化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之一是以创意教学方向为指导,促进综合性学习创意化。要想推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创意化,应该先从主题选择入手,创意化的选题是综合性学习的基础。首先,教师在选题的时,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引导学生从综合性的角度去选择学习的主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确定主题能够较好地让学生投入到小学语文的综合性活动当中来。例如,当学习完“小蝌蚪找妈妈”的童话故事以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部分,然后进行编排课本剧。其次,教师在明确教学方向时,要立足于课文内容,挖掘综合性学习主题,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典范性,而且知识较为丰富和深刻,所以基于此进行选题,能够使选题内容更加多元化。最后,综合性实践活动还体现在其是以实践为背景,它基于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为语文学习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教师可以善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的鲜活事实当中进行综合性的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在学习完“传统节日”后,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节假日安排旅游主题学习活动,学生通过为其他同学推荐名胜古迹,介绍当地的风俗民情,以及其他特色饮食和文化,来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活动。
2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之二是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教师在使用字理识字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首先应该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实际的生活来展开,这样能够使学生识字的质量和效率获得一定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进行识字的课堂教学时,还应该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选择出学生能够轻易接受的内容来展开教学。比如说,教师在为刚刚步入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教学时,不应该直接将“文”的字理为学生进行讲解,由于“文”本身的含义是“文身”,并且之后被写作了“纹”,而这内容就不适合学生进行理解。因此,教师在为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时,应该注重独体字的教学,主要是因为独体字是学生进行汉字学习时最为简单的形式,而且也是合体字形成的基础,在小学语文的课本教材中,基本上都是依据“先独后合”这一顺序来进行编排的。比如说,“日”作为一个象形字,其本身的含义是太阳,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太阳能够为人类的生活带来光明,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对“明”这一汉字进行了深刻的理解。教师在为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就可以适当的将字理解析适度提高一些,比如说,教师在进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一句诗词中,“天”字的教学时,就可以适当地进行拓展“天,颠也,至高无上。
”依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能够了解到这一汉字的含义不仅仅是蓝天,还可以用来指“天子”,虽然这句话表面含义是在写景物,其内部的含义是在进行较为委婉的劝诫以及惋惜的情感。这样一来,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使用字理教学的方法来展开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对含义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3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之三是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在信息技术时代加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与实践研究,应按照普遍联系的观点统整和重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把握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寻找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支点。按照对立统一规律探求语文教学新模式,采用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表演式、体验式、训练式与感悟式等教学模式与方法,以大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探究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如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改变传统的教学关系,制定明确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媒体信息技术,开展学习兴趣小组这种探究式学习方式,以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此外,还要积极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策略。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有助于转变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自身的发展,如鼓励小学生大胆质疑、朗读、揣摩、想象和表演等语文课堂实践活动策略。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还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新能力、课程内容与学生联系不紧密、语文教师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落后陈旧等不足。因此,还要积极探究先进的教学方法,积极拓宽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培养创新意识;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和时间,加强他们的发散思维训练,鼓励质疑以引导释疑;加强互动灵活选材,加强汉语阅读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实现小学语文“四结合”教改实验的整体优化。
4用在阅读教学中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之四是用在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通常需要借助关键词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来建构。这样一来,以关键词句将文章的重点知识用树形图、鱼骨图、网状图等直观地加以呈现,就能够使学生迅速建构课文的知识体系。如《蜜蜂》,这篇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有“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课后练习出示的其实就是一幅简单的思维导图,即按照“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等三个板块加以呈现,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在每一个环节的表达中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一位教师在此基础上将重点部分“实验过程”细化,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找出实验过程的几个步骤,画出每个步骤的关键语句,再自己选择合适的方式绘制思维导图。学生仔细阅读实验过程,找出了准备、放飞、观察、统计等步骤,并抓住一些表述关键行动的词句,如准备阶段的“捉蜜蜂”“做白色记号”“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等,学生根据实验过程的一步步落实情况,多数都选择了以鱼骨图来呈现这个过程。
结语
简而言之,小学语文综合性活动,因为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从教学方向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式,实现多元化和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这样才能够推动小学语文综合性课堂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汪潮.试论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综合性学习[J].语文教学通讯,2020(12):10-14.
[2]许彦达.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浅探[J].语文教学通讯,2019(36):26-28.
[3]梁晓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9(28):
75-76.
[4]林万胜.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
育,2020(07):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