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
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掇刀石街道办事处双喜小学 448000
摘要:小学语文的朗读水平,关乎着学生以后对语文课本内知识内容的理解和交流的能力是否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朗读课文在语文这一基础学科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小学阶段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关系到是否能为今后学习语文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的小学生语文朗读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教师的教学效率提不上去。本文对新课程改革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做出简单的概述。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朗读、问题、对策
引言:鲁迅在《故乡》一文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世上本没路,走的人多了,也边成了路”。朗读课文也是如此,一篇课文读的次数多了,也就能够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小学阶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课文习惯,对于今后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小学语文的朗读教育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但是学生的朗读理解课文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这样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弊端。
一、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问题
(一)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不足
在大多的小学课堂上,一般是教师领读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朗读,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经常见到学生在下边大声反复的朗读课文,学生表现出的朗读热情只是短暂的,学生读了几遍就会变得没有兴趣再读下去了,感觉朗读课文很枯燥,注意力也就转移了。教师跟随着新课改的脚步,认识到朗读在语文课上的重要性,让学生自主的在朗读课文。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及时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还在用错误方式朗读,没有达到朗读的目的。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积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但是会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教师没有足够多的时间为学生讲出本文讲述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书法的情感。因为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不足,所以学生朗读的效果没有达到朗读的目的,学生还会积累错误的朗读方式。
(二)学生机械式朗读课文
老师让学生一起读或者找几个同学轮流朗读一篇课文,让人觉得朗读的课气氛很好,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小学语文的课堂上。这种方式让学生觉得只要读完就可以了,机械式的读取课文内容,过于死板苛刻。
学生并不明确朗读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抓不住课文讲述的中心思想,也就无法接受老师讲解的课文内容,教师的教学效率无法得到提升。学生朗读目课文的不明确,抓不住文章重点,不去思考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致使学生像机械一样朗读课文。虽然教师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课上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朗读时间学习,但是学生并不了解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抓不住课文内容想要表达的作者有着怎样的情怀和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以这样方式长时间的朗读课文,会打消学生朗读课文兴趣的积极性,学生不清楚用怎样的语气朗读课文,不加思考作者描写的语境,就跟随着别人的语气来朗读课文,无法掌握本文主要写的中心思想。
二、应对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问题的对策
(一)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在一节语文课上让学生朗读大部分时间是不可取的,小学生天生爱玩,不可能在一定的时间专注一件事情,所以体现出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重要性。教师应根据课文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习惯指导学生去了解课文内容,从文字里找出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和当时作者写文章时的心态。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课文的内容指导,还要对学生朗读方式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的时间内抓住课文作者的情感,在朗读时全身心的投入到作者字里行间营造的意境之中。比如:在学习《飞夺泸定桥》一文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先播放一段影视剧,来营造当时战争的惨烈氛围。让学生根据当时的背景体会当时红军的英勇,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读取课文时就会联想到红军英勇渡河的情形,将自己带入情境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老师才能更容易的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二)让学生带有目的性朗读课文
无论做任何事都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朗读课文也是如此,每一篇文章都带有作者的真实情感,抒发作者内心的真实想法。要想进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要从朗读作者的文章开始,不能注重形式和课堂气氛,要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思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内容。例如:学习李白的《将进酒》一文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当时作者是以什么心态写出课文的,让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去思考问题带有目的性,引导学生找出作者当时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心情。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还可以提高教师课堂效率和学生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结束语:
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教学实力,运用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朗读表现出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对策。全新认识小学语文朗读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在朗读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的实力,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武彩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15):45.
[2]李林芳.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9):40-41.
[3]席丽芳.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功:教育,2018,000 (008):P.2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