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立娟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大高镇第一小学 山东 滨州 256802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开展,加强新课改与家校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已经逐渐被社会接受,在教学中得到重视应用。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开展,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水平。本文对新课改与家校教育相结合对小学语文的教育影响工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家校互育;小学语文;策略
前言:
在新课改与家校教育相结合的工作开展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重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教育合力被开发,在新课改的思想中,家校共育成为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优化。
一、新课改与家校教育相结合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影响
家校互育的教育模式,是在学生从幼儿园升入小学阶段中,应用效果最为突出的一种手段,学生从幼儿园被保护的教学环境中,转型进入到小学独立的教学环境中,在适应学习环境的过程中,身心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新课改的教学指导原则,是要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更好的凸显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更全面的发展。因此,在该原则的指导中,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以学生为本,进行人文管理,是一种创新,形成的家校互育教育模式,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教学理念的转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是教师的责任,是学校的责任,家庭的责任被忽视,但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家庭的教育责任被重视,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同,得到家长的支持。第二,家长与学校的关系被改变。之前的教学过程中,家长将学生送入学校,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家长参与性很低。但是在新的教育模式应用中,家长能够参与到学校的教学课堂中,更好的了解课堂、了解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第三,教师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受到影响。之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教学,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情况不甚了解,教师和家庭之间的关系被隔离,但是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以此来更好的为学生设计成长环境,保障学生发展。第四,教学课堂受到影响。之前的教学课堂,是封闭的,但是在新的教学模式应用中,家长参与到课堂中,更好的帮助小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不断实现独立成长。
二、优化开展家校互育模式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策略方法
在新课改的指导作用中,家校互育的教学模式应用,在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开展中,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开展,减少影响负作用,提升教学质量。
(一)获得家长的认可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家校互育的教学模式,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可,并且获得家长的支持。首先,家长要能够发自内心的认识到这种教学模式应用的必要性,切实的发挥出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比如在小学语文的拼音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将汉语拼音的知识进行讲解,但是学生的理解掌握需要一段过程,需要在实践的联系中正确认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等。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将练习的过程放在课后,放在家庭中进行完成。
教师引导家长对汉语拼音的知识进行全面的熟悉,并且在日常与学生的对话中,和学生共同理解拼音知识,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拼音学习方法。尤其是在语调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语调进行同一个词语的练习,更好的掌握汉语拼音的基础知识,为学好语文做好准备。其次,教师要能够和家长进行深层的沟通,双方建立信任,家长全力的配合教师工作。
比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教师要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在长时间的假期生活中,教师将课后学习的过程进行细分,家长结合教师的要求,指导学生在假期中完成暑期作业,监督学生养成坚持每天阅读学习,识字学习、书写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二)家长能够了解课堂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家校互育的教学模式,还体现在家长对教学课堂更多的了解过程中。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及逐步得到普及。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交流渠道更加丰富,不仅可以使用传统的沟通方式进行交流,还可以使用先进的方式进行交流,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各种表现。比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微信群的方式,教师与家长进行线上联系。在微信群中,教师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进行全面的反馈,对某一个教学阶段中的重点进行强调,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应,共同在微信群中进行解决,以此来提升家长对教学理念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还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微信视频、QQ视频的方式,也可以使用直播教学的方式,对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展示,与家长建立联系,让家长直接看到教学的过程,对小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实时的观察,更好的发挥出辅助的教学作用,在课后帮助小学生更快的适应学习新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师能够了解家庭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家校互育的教学模式,还体现在教师要更充分的对学生的家庭环境进行了解,以更好的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方案,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学生家庭环境的了解。第一,家访。教师在每学年的开学阶段,对重点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比如针对父母在外的留守儿童,在全面掌握家庭情况之后,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外作业不能有效辅导的问题,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课后作业,并且要求学生在学校尽可能的将课后作业完成,不懂的问题能够在学校进行解决,针对语文的字词掌握、阅读理解、文章写作等,帮助学生建立使用工具书的学习方法,能够独立的完成语文知识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
第二,家长会。通过家长会的方式,将家长集中到学校,对家长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了解,以更好的利用家长的优势,指导学生更好的开展课外学习。比如有的学生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经验丰富,可以邀请其进行经验传授,通过家长群的讨论,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更好的开展家庭辅导,家庭教育。第三,单独对话。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生异常的情况下,比如突然学习积极性下降、突然学习水平下降等,要及时的与家长进行单独的沟通,对家庭的环境是否发生改变进行关注,帮助小学生减少各种外界环境的干扰,保障学习质量。
(四)开放式课堂的建立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家校互育的教学模式应用,还体现在开放式课堂的建立过程中。结合教材的设计,将部分教学内容使用开放式教学方法进行展开,邀请家长和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共同完成学习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小学生更快的融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开展集体学习、合作学习。比如在学习《动物王国开大会》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使用舞台剧的方式,对教学的过程进行课堂展示,家长和学生扮演不同的小动物,在课堂上共同完成表演过程,通过这种亲子互动的方式,让家长和学生之间进行更好的合作,增进感情的同时,也能够让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开展更有效的教学互动,不断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效率,教学水平。
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的思想指导中,家校互育的教育模式应用,要从学校和家庭两个角度进行教育合力的保障,让家长走进课堂,让教师走进家庭,充分的发挥出教育的保障作用,让小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尤颖囝.基于家校合作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59.
[2]周萍.家校合作:让小学生在课外更好地“悦”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119.
[3]张娜.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