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升策略刍议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2期   作者:曾琼
[导读] 事实证明,知识重要,能力更重要。

        曾琼
        江西吉安市吉安县敦厚镇高塘小学  343100
        摘要:事实证明,知识重要,能力更重要。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没有较强的能力,知识转化不成力量,更转化不成好成绩。核心素养式的教学,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激发,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变通,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现兴趣,进而有长久的、积极自觉的学习意识。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升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学习能力

1 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升的阻碍因素
1.1 现有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固化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多固化,这不仅是一个亟需解决的教学问题,同时也是核心素养下提升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难点。应试教育理念背景下,固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教学中的基本选择,教师机械性讲解学科知识,学生被动进行知识学习成为常态。在固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师生间的互动交流频率与质量明显不足,课堂教学中用于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时间也有限。更为严重的是,一旦教学中缺乏有效互动,教师很难对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水平进行有效感知,即便在教学中进行了深度学习能力提升相关尝试和努力也无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1.2 学生深度学习驱动力不足
        大部分学生一般等待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在学习中已经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较少主动思考,学生在深度学习上积极性、主动性原生驱动力不足,自然而然深度学习上的驱动力处于较低水平。另外,学生对深度学习缺乏有效认识,教师教学中并未有针对性地围绕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提升进行相应尝试,自然无法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
2 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升策略
2.1 生活化教学,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力
        数学这门学科其实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阶段的数学老师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理性思维,让所教的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全面地去探究课本上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很好地运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燕子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充分的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把握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
比如说老师在给学生讲述“图形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老师就可以采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很好地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够让学生亲眼观察身边当中一些物体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物体总结出图形的相关特征,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数学理解能力。老师在给学生们讲解的时候要注意所展示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的联系起来,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全面地理解教材上的内容,还能够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2.2 构建多维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提升中,教学模式的优化应当成为前提和基础,在更为合适的教学模式下提升学生深度学习能力也更为轻松、简单。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基于互动教学的视角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借助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转,为教学中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提升创设更好环境。
例如,在《四则运算》相关知识讲解中,教师可以结合算理与算法明确的预习任务引导学生在生本互动式预习中进行有目的的预习。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对学生预习状况,及四则运算法则的掌握状况予以具体掌握。也可以预先讲解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相关知识,并通过创设带括号四则运算知识相关习题的方式,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基础上解答相应习题,进行自主学习与深度学习。将生本互动、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有效联系在一起后,在不同维度下的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从更多角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提升。
2.3 在传授方法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常意义上,老师以为在课堂上保质保量地给学生传授了计划中的内容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一定是有收获的。可是事实证明,老师在课堂上传授多少知识不是关键,关键是学生对所传授的知识到底掌握了多少。而这往往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思考能力、互动能力、应变能力是分不开的。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把平时在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在无意间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有能力、有方法学好数学。
2.4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有一种学生学习特别认真、踏实,他们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准备学习,可是成绩总是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不够灵活,应用能力相对薄弱。同一个知识点,放在老师讲过的题型中或许会做,可是放在另一种题型中,他们就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下手了。显然,这类学生在学习中也没少下功夫,但是目光只局限在了课本上、课堂中,没有把知识运用在生活中的意识。所以,老师要让学生学习知识,也要运用知识,不但要给他们设计个性化的练习,还要引导学生把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样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就能提高,他们对知识学习就有了多变性,灵活性。
2.5 依托教学拓展启发学生深度思考
核心素养下,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进行深度思考,深度思考也是深度学习中的关键环节。单纯依托教材中基础知识讲解无法为学生深度思考的启发提供足够帮助,因此,教师应当依托教学拓展,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深度思考,使得学生深度思考的过程可以成为学生深度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的动态过程。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相关知识讲解中,教师可以结合“平行四边形”等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等进行教学拓展,并创设相应问题引导学生借助所学知识进行问题探究。这一进程中,教师也需要提供一些六边形分割、辅助线运用、图形拼组等知识进行启发,帮助学生更好明确深度思考中的具体方向。教师也可以基于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提升这一基本教学目标,在网络上搜集思维导图、微课等具体教学资源,联系这些教学资源的引入与应用,进行深度思考上的启发以及深度思考能力提升上的引导。
3 结束语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教学的关键。小学数学老师要抓住这个关键的阶段,在给他们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有能力学好数学,他们才能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构建良性发展的学习模式,提升教与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红.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探究[J].学周刊.2017(08)
[2]孙强.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J].数学教学通讯.2016(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