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连
临县安业乡前青塘九年制学校 0332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数学授课中所指的数学素养包含知识能力、数学的创新力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掌握的知识比小学时期掌握的知识有了显著提升,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特征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知晓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授课计划,不断调整自身的授课方案,确保数学课堂稳步进行。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引言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学习的效率。然而,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阶段,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些许问题,对于核心素养理念的渗透以及教学方式的改善措施还不够完善,致使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没有体现出核心素养理念的渗透价值以及教育意义。
1核心素养内容概述
核心素养是学习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而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指以数学理论为基础的数学能力以及品质和逻辑思维。这就需要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但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理论与相关公式还有数学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实际运用能力。在核心素养的视野下将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接受能力不断提升上去。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自然能够得到有效提升。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与深入,当前人们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也被凸显了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与学校共同改革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旨在构建高效初中高效数学课堂。
2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1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数学思维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数学思维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基础。首先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主要来源,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探索的乐趣。其次数学思维则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唯一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是能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这两种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
2.2利用信息技术唤醒学生兴趣
随着信息化时代进步,数学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完成课堂。因为使用多媒体授课和教师以往以讲述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输不同,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动画等多种方式给学生呈现数学知识,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教师所要表达出来的知识,学生觉得这样的方式很有意思,学生不仅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感受到乐趣,喜欢上教师此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兴趣,在以后便会主动期待数学课堂的到来。
2.3注重学生的分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以班级为教学整体,每个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都是不同的,根据学生之间能力的差异性,能够对学生划分出不同的层次,那么为帮助所有学生都可以积极地学习,扎实地掌握相关知识,教师要意识到自身的教学作用,是对学生的引导教学,逐渐改掉自身应试教学理念与习惯,可根据学生综合能力的强、弱进行分层教学,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使学生们都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对相关知识的探究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针对综合能力比较弱的学生,以基础知识为教学重点,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才能对后续的学习降低难度。
2.4教学目标的明确,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数学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思维能力等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从初中生的角度分析,初中生自身的各项能力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再加上思想的不成熟,各项能力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无法确保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此,还需要教师人员能够充分认识,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的明确,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首要的教学任务,绝不是单一化地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而是突出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融合教学,选择学生最熟悉的方式与最了解的内容,对数学抽象知识的教学,激发出学生的无限潜能,以教材基础知识为教学基础,再对基础知识的拓展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5利用多样方式,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知识有许多特性,如抽象性、综合性等等。而初中数学学科素养又和数学抽象的逻辑推理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尤其是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随着其抽象概念的增多,学生要想理解也会更加的吃力。因而为了对学生良好理解数学知识一行为提供帮助,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对比较生动形象而丰富的教学情境进行创设,让学生直观地体会数学中的抽象知识,让学生能够在观看中,在脑海中对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勾画理解。而情境创设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既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也可以利用数学教具,还可以依靠对知识的语言表达。通过如此生动形象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集中学生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增强。
2.6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
新时代的高效课堂,不仅需要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高效地掌握教学知识,还需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亲自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以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让学生在高效掌握数学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获取一些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以保证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
2.7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项比较高效的学习方式,目前大部分教师都采取此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唤醒学生对数学科目的热情,对创设高效课堂有着积极的促进效用。数学科目中一些重点还是比较容易遗忘,为了将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趣味横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的时候积极融入比赛,可以唤醒每个小组的求胜欲,小组为了取得胜利,便会斗志昂扬,积极配合组员处理问题,互帮互助,最终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
2.8开展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形成数感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还能帮助学生分清题目中的不同数量关系,并加强学生的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数学问题的分析与判断,使学生能够高效的解决相应数学问题。而在面临着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时,要想培养学生形成数感,教师就要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重要性的认知,提高学生学习意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解题效率。
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为打造高效教学课堂,还需引起学校与教师的重视,明确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拓展教材知识教学,结合学生综合能力的强弱,可对学生分层教学、数学知识的分层教学,注重对学生个性化的教学与培养。而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动力,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占武.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之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7):135.
[2]陈微春.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C]//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
[3]姚子荣.基于核心素养引领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构探讨[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