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铁永
福建省云霄县元光中学 363300
摘要:初中数学的知识网络比较繁琐,关于七年级的数学教材方面,尽管存在着比较多的知识点,然而在九年级的数学教材中,大部分内容为中考考点,八年级则与之有所不同,主要利用公式与概念表现出教学难点。要想顺利完成初中数学的学习活动,需要深入了解有关知识点,认真记忆有关公式内容,明确理解有关概念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为初中数学的学习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数学相比较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学科而言,在内容上有着比较大的严谨性和深奥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难免会觉得有些吃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要注重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更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得到较好的巩固。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这不利于数学教学的顺利进展。因此,教师面临现阶段的状况,需要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教学进行协调教学,这是当前教学任务中十分必要的事情。
1运用游戏进行竞赛教学
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的知识更加深入,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要求更高,这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利用将游戏与数学竞赛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永争第一的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增强学生对团结合作的认知,自主的进行问题的探究,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如何解二元一次方程式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一下有关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还有其基本的形式,让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有更深的印象,然后再进行提问:同学们觉得该如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呢?大家能够想到几种方式呢?然后给与时间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教师再趁机讲解二元一次方程求解的思路。在讲解完毕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几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习题,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竞赛,教师给出一定的时间限制,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作答,最后看一看哪个小组用时最少,哪个小组就是优秀小组。对于优秀小组,教师要给予鼓励,给学生树立榜样,激励其他学生。通过这样的竞赛游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开展小组合作,启发研究意识
在运用研究性学习模式时,要配合适宜的学习方法,例如,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对启发学生的研究意识、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思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实际需求,科学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背景下,进行知识交互、方法交互、思维交互、能力交互,既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意识,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另外,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举一反三。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使学生可以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科学培养学习能力。教师要尽量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发散学生的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例如,学习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研究性学习意识,促使学生充分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并且还要组织学生通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来验证“勾股定理”,帮助学生有效地拓展学习内容,科学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意识和能力。
例如,“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中介绍,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研究意识,提升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个体差异性,他们自身的学习能都有着一定的差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依据初中生们的数学认知能力以及能力需求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创新实施,从而有效的促进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的发展应用。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策略:1.灌输式教学。数学教师根据初中生们的数学基本学习情况来降低课堂教学和学习标准,以此来避免课堂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的厌学心理,同时也还需要数学教师对这些学生们进行引发式的思考,是这些学生们可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乐趣,从而有效的促进这些学生们的健康发展。2.引领教学。数学教师将数学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分解成一些小问题,然后为学生们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学习台阶来引领学生们进行自主的学、自主地思考,帮助学生们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比如在教学《因式分解》内容时,数学教师就可以将这节内容分为一、二班来进行课堂教学分层,然后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地选择。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充分的把握住一班需要什么,二班需要什么。有机的进行前后连贯,以此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们可以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到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还可以促使各层次学生数学能力的高效发展,保证适合初中生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规律。
4高度重视课后的复习与总结
在完成课堂讲解活动之后,为了能够总结本章节的知识内容,教师通常会布置相关的习题。大部分学生为了尽快完成作业,不注重开展有关的巩固与复习活动,这严重违背了教师布置作业的初衷。布置作业主要为了帮助学生对课堂所讲解的知识内容作出复习与总结,强化知识内容的运用。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课后自主阅读习惯,不断复习并巩固课堂内容,高度重视课堂笔记,以课堂的重难点为依据,强化开展相关的归纳活动,通过自身的理解活动认真完成有关作业,在完成作业之后,还需要做出认真检查,针对错误题目,开展反思活动。值得注意的是,作业过程不仅具备明细的条理,还应当注重确保其整洁性。针对易错题型,还可以强化开展练习与记忆活动,确保能够真正掌握有关知识内容,并进一步发掘知识的精华。在完成有关总结与复习活动之后,针对依然存在的疑问,可以主动与教师开展讨论活动,确保问题得到迅速处理,牢固掌握有关知识内容,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想打下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学生坚持不懈的付出,高度重视预习、听讲与复习活动,利用各项活动的高度配合,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加快促进未来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结语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并且要有较高的学科能力,提高自身的实际运用能力。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是新课改对教师教学的要求,教师要让学生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便利。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才能够帮助学生主动投入至数学学习活动中去,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蓝国坚.浅谈在初中数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7):61-62.
[2]高海霞.浅谈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2011,(17):64-64.
[3]曾锦华.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和方法训练探析[J].成才之路,2020(35):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