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参与”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2期   作者:程春波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在新的教学思想及理念的指导下,

        程春波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兴华镇中心小学校, 152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在新的教学思想及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这种关系与地位的转变有利的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能力的提升。“主动参与”模式下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了一个质的提升与发展。更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主动参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引言:在当前教学背景下,“主动参与”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应用更利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思维的全面提升,这也是新时代下教育教学的具体任务与要求。这种教学方式一改传统的主被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数学教学中来,能让他们对数学的认知与理解有一个全面的提升,这对我们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及要素
        “主动参与”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该教学模式关注的更多的是学生个体,只有我们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契合他们学习水平及能力的教学活动,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及能力。
        为了保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技巧与方法,引导学生从情感、思维到实际学习全方位的参与进课堂教学中来,如此才能保证“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效果[1]。
        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利用教学情境或者其他课堂导入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情感,让他们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进行数学学习,这也是传统的被动式学习与当前主动式学习最大的不同之处。
        思维层面的“主动参与”是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先决条件,思维行动是我们的内部活动,学习行为则是我们的外部活动,从心理学来讲,人的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是由一定的关联与影响的。所以,利用我们的内部活动来激活外部行动,让我们的外部行动进一步提升内部活动,这就能够大大促进我们思维与行动的统一性、一致性。
        实际学习才是“主动参与”最直接的体现,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应只是“想”,还要将我们“想”付出于实践行动。当我们产生了对某一数学知识点的兴趣,我们“想”学习了解它,我们“想”掌握这些知识,我们“想”深入探究该知识点的关键核心。这是没有用的,只有将我们的“想”与我们的实际行动联系起来,让我们开展实际的学习,在实际的探究中获得知识与经验,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将知识化为我们的能力。


二、创建有效“主动参与”教学模式的途径与方法
        教学情境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激发学生情感“主动参与”的重要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适合他们的教学情境,然后在教学情境的烘托下,全身心的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2]。教学情境的构建方式有很多,诸如:多媒体教学情境、问题导入情境、生活思考情境等等,具体情境的选择与构建需要我们结合教学内容而进行。
        举例来说,在我们学习图形的运动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播放一段游乐场内的场景动画,在动画中有大家熟悉的摩天轮、旋转木马、滑梯、缆车等等,这些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物品。当镜头来到摩天轮时,我们注意到摩天轮发生了旋转现象,然后我们可以问大家,在这个游乐场中,还有哪些发生了旋转运动呢?有的同学会说旋转木马也是旋转现象,那么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现象呢?大家要仔细的想一想了。这时我们可以给大家提供一点参考,家里的钟表有没有旋转现象呢?汽车身上有没有旋转现象呢?在这些问题的思考中,我们也就多了一分对生活的思考与理解。利用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对知识内容的思考,进而引申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利于学生接受理解新的知识,还能促进他们学以致用的意识及能力,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思考,更利于学生的综合水平的提升。
        数学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我们生活的周围无不充斥着数学的知识与理论,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更利于他们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仅如此,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及逻辑性,这种特性非常不利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分析数学问题,能够有效降低思维水平给他们学习数学知识带来的限制,更利于他们的数学能力的提升。
        举例来说,在我们学习克与千克的相关知识时,这两种重量计量单位是我们生活中最常使用的计量单位,如果我们围绕教材而脱离了生活实际学习这些知识内容,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也背离了我们的教学初衷。因此,在学习这类知识要点时,我们要依托教材充分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契合生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生活的思考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去,以此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可以引导大家对身边的物体重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诸如:一包方便面有多少克?我们的体重是多少千克?从我们熟悉的生活物品去学习相关知识,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这对我们的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综述,“主动参与”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能让他们从该阶段的学习中就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学习意识及能力,这种意识能力对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将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学生“主动参与”的广度及深度,引导学生全方位的主动参与,以此促使他们形成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邹晓华.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5(34):177-177.
        [2]. 倪卫卫.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模式的实践研究[J]. 数学教学通讯, 2020, 000(001):P.68-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