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2期   作者:钟茂站
[导读] 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因为各自不同的家庭、社会、性格等因素,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

        钟茂站
        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三门海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547602
        摘要: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因为各自不同的家庭、社会、性格等因素,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心理年龄方面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但教师仍旧采用传统一刀切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那么必然造成学生成绩差的更差,成绩好的得不到提高这些状况。同时,这种教育方式也会让成绩差的学生因为始终跟不上学习进度,最终使其失去学习的欲望;也会让学习好的学生感到学习非常简单,而失去探索的欲望,最终会失去更进一步的机会。这些情况必然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目标,也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和成长。所以,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有必要合理采用分层教学法,尽量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而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教学;分层教学;探究;思考
        1分层教学法的内涵
        教学不只是单一的授课,教学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以期充分利用各種教学资源。分层教学就是要充分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将人才的教育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在中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也非常需要学生教师在课堂设计等多个方面认真做好教学计划,给予每个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进行基础知识的系统梳理与消化。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切实保证广大学生能够真正充分发挥课堂主体作用,师生相互尊重,不断加强交流,探寻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最优形式。
        2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学生采取统一要求、统一方法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形式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完成教学的任务,而有一部分学生因为物理学习能力较强,能够很快把教师所讲的知识吸收掌握,课堂剩余的时间总是无所事事,这是因为学生个体之间的成长环境、学习方法、思维模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不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就进行教学的话,那么学生之间成绩上存在的差异会很明显;同时,分层教学是新课改提出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指导方法,最终达到能够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的目的,因此分层教学的理念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讲,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3初中物理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法的实践措施
        3.1对班级内学生展开合理分层教学
        要想对班级学生展开合理分层,教师需要掌握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态。可以先运用考试或者提问的方式对学生展开初步了解活动,然后在第一阶段对学生进行初步分组。在这一阶段,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三大组,然后在每组中选出一个组长,让学生有竞争意识。初步的分层了解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随时做出调整,让学生形成准备意识,时刻做好准备工作,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
        3.2明确物理教学目标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记得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上,依据分层教学的标准,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展开合理研究。不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不同,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存在着差异,教师需要正视这种差异,这种差异不是坏处,教师要不断引导,将差异性转化成初中物理教学的动力,分析物理教学,探索物理教学。
        例如,物理教师在讲解初中物理知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教师的问题切入点可以是“什么是凸透镜?你对凸透镜的了解有多少?”然后教师可以引出生活中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事物,可以要求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日常事务的了解,分析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运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分层教学是需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物理知识也是一门具有实践性质的课程,初中物理的分层教学和实践生活相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在小组分层教学中的效率。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讲解后,可以让班级中不同的组分别展开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每个小组学生能够近距离观察实验规则,在实验中如果遇到问题,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对于学习效率较高的小组,教师对其基础性知识的引导可以适当减少,对于学习效率较差的组,物理教师要多关注他们,只要有不懂的问题,教师就要帮助及时解决,千万不能因为不懂就害怕提问。学生实验完毕,教师让学生自己研究实验结果,各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最终实验结果由组长总结出来,然后进行全班审阅,学生通过别的小组实验结果,总结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和改进,深入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3.3对不同层级的学生提出不同教学要求
        班级中每个层级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教师在对全班学生制定教学目标的同时,也需要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制定初中物理学习目标。学习能力比较强的一组可以在一个物理知识点中完成3-4各目标,中等组完成1-2个,能力较差的一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完成一个目标。
        例如,在学习初中物理测量电阻的相关实验中,学习能力较强的一组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要列举出相关例子和实际应用范围;中等组需要掌握伏安法测量和缺表法测量;能力较差的一组只要掌握了伏安法测量电阻就可以了。运用这样的方式,每个层级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3.4利用分层教学,做好对学生作业的设置
        分层教学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工作,只有合理、科学的运用,才能提升全班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在自由、快乐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学习。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意识必须要观察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然后对其做出分析,再进行课程设计。物理课程之前的预习阶段,教师让小组内部自行展开预习活动,大家一起预习探讨,从实际出发。课后作业设置也需要贯彻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差异设置作业难易程度,这样一来,每个层级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理解范围内,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例如,学习初中物理知识“串联和并联”时,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对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合,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设置家庭作业等级,让每个层级的学生都能通过作业练习,起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3.5利用分层教学,更新评价体系
        评价是对教学成果的验收,是总结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初中物理教师要用合理的手段,完善評价体系。分层教学在评价体系中的利用,可以增加物理教学的公平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以往学习中,物理成绩较差的学生会有挫败感,久而久之,就失去了物理学习的兴趣。分层教学的评价体系,是学生与自己竞争,在更小的范围内提升自己,找回物理学习的自信,即使是能力不强的学生,也能在这种评价中得到教师的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每一位同学的关心,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物理知识,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物理教师对学生展开分层评价,要根据学生的综合特点进行,不断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结束语:
        总之,分层教学作为促进学生整体、全面进步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初中物理教师应在充分把握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探究开展分层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从而摒弃传统一刀切式单一授课模式的束缚,在了解学生个体情况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教学,从而最终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整体水平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陆建勇.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189-190.
        [2]李厚文.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95.
        [3]李保祥.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学周刊,2019(23):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