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汇文中学 253113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教育的改革,教师在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的差异性,积极开展分层教学法,从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首先对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然后阐述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仅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化学教学;应用分析
化学是初中阶段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位,多数知识点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所以化学的学习水平直接影响学生日后工作与生活,由于初中化学知识点较为复杂,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所以当前教师应该进行分层施教,综合考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多种因素,在其基础上开展分层次教学,通过分层教学可以使每位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掌握相应的化学知识,避免教学知识过深、过浅所引发的问题,实现每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由此可见,对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有助于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
初中化学教学中一些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这些学生通常难以理解教师的讲课内容,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另外,初中化学的知识点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学生一时之间难以吸收这些知识,针对背诵下来的概念以及方程式也经常遗忘,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分层教学,可以使得教学内容的难度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适应,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这时学生就容易掌握化学中的相关知识点,从而获得学习成就感,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二)有助于学生加强知识的掌握
初中是学生接触化学的第一个学习时期,尚未形成与初中化学相关的概念,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针对于基础知识的讲解较为片面,而在分层次教学中,教师会对初中生对化学的整体理解能力、思维模式、学习能力等进行分析,之后调整课程进度,不断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重难点知识的掌握,并且采用该方法可以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学习相关知识,为化学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1]。
(三)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理念下,学生难以吸收复杂、陌生的化学知识,面对化学学习不仅存在畏惧心理,且学习兴趣较差,不会自主总结化学知识的关联性,从而对接下来的化学课程学习造成阻碍,但是采用分层教学法,教师可以综合分析学习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学学习,尽快达到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学生分层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以此来将学生合理分层,在分层的过程中教师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能仅凭刻板影响,否则容易导致分层不合理。在对学生进行分成时可以将学生分为A、B、C三层,A层学生学习能力强,平时可进行自主学习,可以短时间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B层学生学习能力一般,偶尔会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基本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2]。
C层学生的学习能力差,无自主学习意识,无法在第一时间掌握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在分层后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在学生分层中教师要注意后续应该依据学生学习情况来调整分层,平时教学阶段尽可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具体教师可以在教学后进行随堂测试,依据测试结果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设置与调整分层。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教材《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这一课时,教师在讲解金属矿产与金属资源保护等相关知识后,可以开展与金属矿产有哪些?金属矿产如何转换为日常生活中所用的金属?如何利用金属资源?等问题内容相关的小测验,依据测试结果以及学生课堂问题的回答情况来对学生进行分层,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分层
教学内容主要是由教师所决定的,所以教师应该树立责任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教学内容涵盖简、中、难不同层次,兼顾到每一位学生,具体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树立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其中针对A层学生,应该拓展与延伸知识点来培养学生,B层学生应该掌握中等知识,C层学生的知识点应该简单易懂,之后循序渐进的来提高教学难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教材化学方程式中《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课时,A层学生应该从本质上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知识,掌握原子种类、原子数量的改变因素,并将其灵活运动到习题解答以及实际生活当中。B层学生应该学会从微观角度上进行分析,了解原子种类、数量的变化规律,并且可以用其进习题解答。C层学生应该对基础知识加强掌握,教师在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时,应该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即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铁会生锈,那么学生可以回答出生锈的原因?铁钉生锈后的质量与原铁钉相同吗?在提出问题后,发散学生的思维,最后引出质量守恒定律,之后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三)作业分层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不能采用传统统一布置作业的方法,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来分层次的布置作业,从而使每位学生的学习目标得到满足,C层次学生的作业相对简单,主要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热情为主。B层学生应该掌握中等程度的习题内容,除了归纳课堂中的知识点之外,也要进行查缺补漏。A层次学生的作业布置应该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学习自信心。例如,教师在布置《酸和碱中和反应》这一课时,针对C层次学生,作业注意以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以及常见化学方程式为主。B层学生除了布置与C层次相同的习题外,也要在作业中涉及到一些与生活实例相关的问题,如工厂污水排酸应该加入什么物质,酸性土壤洒熟石灰的原因等。A层学生应该添加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等发散性思维问题。作业分层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更容易获得学习成就感。
(四)评价分层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仅考虑成绩这一因素,应该综合对学生进行评判,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教师多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评价时对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多采用鼓励性的话语,而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则采用批判式的语言,这就使得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丧失学习自信心,学习好的学生则会骄傲自满,所以教师在评价时也要开展分层评价。例如,针对A层次的学生,由于其认知能力强,学习成绩佳,所以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告知学生有更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从而培养出学生谦虚严谨的态度。B 层学生应中规中矩,在评价中应该鼓励与批评共存,督促其发现自身的闪光点,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C层学生则要多采用鼓励性语言,帮助学生寻找自身的闪光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显著,有助于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所以当前教师应对分层教学法引起重视,开展学生分层、教学内容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等措施,从而有效提高分层教学效果,因此提倡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推广与应用分层教育法。
参考文献:
[1]李慧.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交流,2020,27(21):156-157.
[2]蒋建香.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32):252.
[3]陈荣.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交流,2018,(2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