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理错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2期   作者:任战周
[导读] 理错包含双重意义:一是教师对学生出错的心情、原因给予充分的理解,

        任战周
        喀什二中 844000



        摘要:理错包含双重意义:一是教师对学生出错的心情、原因给予充分的理解,并能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点拨。二是学生能够直面自己的错误,发现错误所在并且能够及时改正。理错策略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它是从学生的错误出发开展的理解教学和化错教学,是教师宽广胸怀和充满智慧的体现。
        关键词:初中物理   理错    策略分析
        正文:人都会犯错,何况是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犯错不可怕,只要能够及时改正,错误也能转化成让人意想不到的成功经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错误应当给予包容态度,并且能够利用错误纠正学生的思维误区帮助学生进步。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理错策略进行简单分析。
        一、理错的重要性
        理错的本质在于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及时进行分析、加工,通过化错将错误变成学生学习中的宝贵经验。
        学生犯错是一件极其常见且正常的事情,但是错误背后的原因却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因为粗心大意导致出错;有的因为理解有误区出错;还有的在创新的过程中出现差错。这个时候教师不能一味进行批评,而是要有换角度看问题的智慧,要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本领,将错误背后有价值的东西挖掘出来,一方面看透学生心理的真实想法,一方面梳理出错误的源头,帮助学生改正。所以,理错就是基于错误之上将其视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并将其转化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宝贵经验。理错策略运用恰当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理错的策略
        物理学科看似简单但也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错误保持正确宽容的态度,并且能够抓住学生错误的根源,将错误转化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思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1拥有宽容心,正确理解差错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帮助学生解决疑惑纠正错误的良医,因此在对待学生错误的时候,一定要持有一颗宽容心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要有包容错误的胸怀,更要有帮助学生找出错误根源的本领,让学生能够知道自己错误的原因,明确自己的思想误区,帮助其改正错误。
        学生是在错误中摸索前进的,因此学生犯错时教师不能一味进行批评,而是要婉转地进行评价,要充分理解学生的情绪,给予学生满满的安全感,让其明确:出错不可怕,只要及时改正并且能够保证不重蹈覆辙就是好样的。
        2.2拥有慧眼,善于发现差错
        初中学生思维独立且个性,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出现差错是极其正常的事情。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老师需要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善于从学生的错误之中发现学生的真实想法,从错误中剖析学生的思索轨迹。

学生经过自己独立深刻的思考往往会对其印象深刻,即使有错误想法学生也能够对其具有较深的印象,因此老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善于利用差错,将差错变成可以帮助学生进步的宝贵经验。这就需要老师练就智慧的眼睛,善于发现错误、捕捉错误,并能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回归到正确的思考轨道上继续学习。
        学生在自己的思维世界里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因此老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发现学生的错误,让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自己的错误,而不能对学生的错误置之不理。例如《光的直线传播》教学中,当老师为学生讲解了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时,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来检验一下学生的理解程度,以达到梳理本课内容,发现学生思考误区的目的。例如下列现象中哪一个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A手影B渔民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C利用太阳灶烧水D光的色散。部分学生可能会在这道题目中无法判断手影和太阳灶烧水两者中哪个是正确选项,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从中发现学生的知识盲点和思维误区。对于选择C项的同学,老师可以解释太阳灶烧水利用的是凹面镜的汇聚作用,它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而不是光的直线传播。现实中光的直线传播实例可以在帮助学生进行回忆,如: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等。
        2.3勤于整理差错
        失败是成功之母,同样错误也是经验的基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并及时改正会让学生在错误中积累经验、在错误中不断成长。这个过程不仅需要老师的及时点播,还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自己纠正错误、整理错误的习惯,要让学生拥有自我纠错的意识,学会在错误出现时及时整理错误,并且能够在错误中不断提升,在错误中感悟出一些学习技巧和解题方法,这样才是正确对待错误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真正学习的主体则是学生本身。因此对于纠正错误来说,学生应当成为第一任主人。学生在面对错误时,再经过老师的点拨之后一定要勤于动手,主动及时地纠正错误,老师则需要引导学生科学认真的纠正错误,自觉梳理错误中的问题并将其归类,并在梳理的过程中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在整理错误中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纠错不仅仅是为了改正错误,更重要的是要明确错误的原因所在。因此在纠错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抽丝剥茧挖掘出错误的源头所在,梳理出错误的前因后果,同时一定要摆脱错误思想转变思路,进而发现正确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发发挥点拨的作用,帮助学生击破思维壁垒,助力其回归正确的思想轨道,帮助其变错为宝。例如:《物态变化》中:水沸腾时烧水壶会有“白气”出现,但在壶嘴位置却看不到 “白气”,这说明了哪两种物理现象呢?如果学生在拿到题目后不能正确分辨:看不见的部分是水蒸汽,气化形成;看到的白气是小水滴,液化形成。那么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再重新理解和区别物态变化中关于汽化、液化的定义,了解两者的形成过程以及相互转化的过程。学生只有自己真正懂得物态变化的不同形态才能更好的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结束语: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正确对待错误,并且能够将错误变废为宝,把它转化成对学习有价值的宝贵资源,帮助学生在错误的基础上增长智慧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拥有宽容的心态、要有发现错误的慧眼、更要有将错误变废为宝的本领,帮助学生冲破错误的思维牢笼,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何全瑛.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理错策略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20):29.
        [2]殷霞军.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理错策略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18):52.
        [3]王安安.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理错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2020(18):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