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维忠
广东省惠州市第四中学516000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萌芽阶段,在这一阶段的班级管理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多给学生们一些尊重。只有尊重学生的班级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认知与心理发展现状,我们才能够更轻松的解决班级管理问题,营造更完美的、更和谐的班级生活环境。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尊重学生
一、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尊重学生的必要性
初中生的内心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们在认知能力、生活经历的限制下,无法较好的身份角色转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常常会感到迷茫和无助,想要得到大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另一方面,对独立的渴望和自我认知的发展,又让他们不再满足于大人羽翼下的生活。[1]在遇到问题时,他们很多时候并不愿意去找老师或家长帮忙,而是找同伴倾诉或干脆自己承担。这便给初中老师进行班级管理增加了难度,若教师在问题处理过程中不能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那么初中班级管理问题很可能会愈演愈烈,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尊重学生是解决初中班级管理问题的前提。
同时,尊重学生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尊重,养成积极的、阳光的、高尚的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有积极作用。
二、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
“析其理”是为了“践于实”,既然尊重学生是解决初中班级管理问题的前提。那么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尊重学生呢?总结实践管理经验,我得到了如下管理建议: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要做到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越俎代庖。否则,既会增加自己的工作量,也会影响学生的自我发展。所以,在对初中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将班务教给学生自己去做,通过给学生们一些“权力”,来助力学生的自我成长。
比如,在班级管理中,我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采取了小组管理办法。通过将班里学生分成人数适宜的学习小组,再让各个小组自己选小组纪录管理员、小组矛盾协调员、小组学习委员、小组卫生管理员等职务的方式,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成为小组管理者。充分发挥小组成员之间的制约作用,让学生们在管人的同时被人管,拥有“双重身份”。
这样一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而且也有效减少了班级日常管理中教师的工作量,实现了学生自管,优化了班级管理效果。
(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叛逆是初中阶段学生的普遍特征。而出现叛逆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将自己当成能够独立做决定的“大人”,而家长和老师却依旧将他们看做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处处替其做决定、处处限制其彰显自我。因此,要想在初中班级管理中令行禁止,我们就必须改变自己原有的观念,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以疏代堵,从而减少班级管理措施落实过程中的阻力,提升班级管理质量。
比如,在一次课堂巡视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孩子在桌子上写写画画,看到我后就立即拉书盖住了刚刚写的内容。
因为,班规中明确规定了不能乱写乱画,所以,在发现这个孩子在我的课上偷偷乱画,还欲盖弥彰的用书遮挡时,我很生气,想立马制止,让其擦掉。但转念一想,我强制其擦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找到学生乱画的原因才行。
下课后,我若无其事的走到了这个学生旁边:“我可以做你旁边吗?”看到我的到来,她有点紧张,但还是小声的回答:“可以。”坐下后,我惊奇的发现“她同桌”的书桌同样有字,字很小不细看都看不太清,细看发现是仓央嘉措的诗。“好美的诗,原来她喜欢仓央嘉措呀!你喜欢谁的呢?有没有偷偷写到课桌上呀?”我笑着问道。看到我并没有责怪的意思,她的大着胆子将课桌上的字留给我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可以呀!岳飞的词,知道的人很少呦!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呢?”我好奇的问。“啊?岳飞的吗?我是在一本书的扉页上看到的,觉得很美,就记下来了。”她回应道,“这就是你的不对啦?这么好的词怎么能不刨根问底呢?怎么还用书盖起来呢?”我又问。“班规不让乱写乱画。”她低下头,小声的说道,脸有些红。“哦?这样呀!虽然班规这样是为了保护公共财物,但还是有点不人性化,不如,我们想个折中的办法呀!写到纸上、贴在固定的地方,就不会影响啦。只是这样,大家要都一样才行,就是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爱在桌子上写写画画呢?”我引导性的说道。“嗯嗯!肯定会的,他们都有写。”学生回答道。“那这件事就教给你来办吧!就说我们要搞课桌文化节,向班委会申请一下,定一个具体的章程,然后光明正大的写。”我的声音不大,但还是吸引了不少学生,还有几个学生自愿过来帮忙,商量起了对策。
在这一管理过程中,我并未直接强制学生改正行为,而是在尊重学生兴趣和愿望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转化方法,将“不合理”的行为“合理化”。这样既解决了班级问题,也凸显了人性化的管理特点,有利于学生形成灵活、变通的处事态度。
(三)尊重学生的发展现状
初中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身上可能存在很多的问题。[2]在管理初中班级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不完美”、尊重学生的发展现状,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多一份耐心。
比如,某天,我刚走进教室,就看到小明(化名)伸脚要绊小红(化名)。于是,用很严厉的语气批评了他。没想到他不仅没有承认错误,还一脸委屈的大声嚷嚷:“老师,你偏心,你就喜欢女生。”这突如起来的控诉,让我很委屈,但为了维持正常的课堂秩序,我并没有和他继续纠缠,而是说道:“有委屈,下课找我,老师给你翻案。”
下课后,小明跟随我来到了办公室,振振有词的狡辩了很久。大致内容是:自己并没有绊倒她,也没想绊倒她,老师误会自己,还大声斥责,很没面子。“老师错怪你是老师的不对,但若你是她,她是你,而且你过去的时候她没来的及收回脚,你被绊倒了,你会怎么想呢?”我问。“她使坏。”他回答道。“喏,大型双标现场。”我笑着调侃道。他没有再说话,羞愧的低下了头。
虽然,此案例中小明同学有些无理取闹,但作为教师的我并未因他的狡辩而生气,而是给他提供为自己辩解的机会,在其辩解中找漏洞,从而真正的说服了学生,让其认识到了自己错误。这是对学生认知发展现状的尊重,也是对学生德育素质发展的正向引导。
综上所述,尊重多一点,管理优一度。要想管好班级,我们就要要学会尊重学生,要通过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来助力学生的自我成长、自我发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许留芳.初中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诊断与治理[J].中国农村教育,2020(18):63+65.
[2]徐颖.浅谈初中班级管理中的道德教育方式[J].中国新通信,2020,22(1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