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海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第三中学 525200
【摘要】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德育教育被提上日程。高中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主要践行者,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制定各项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具体的工作中存在忽略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的问题,并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对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其中“以德治班”是广大班主任关注的重点课题,需要班主任结合班级管理的具体情况科学落实“以德治班”策略。以德治班的实施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接下来本文从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给予学生温暖的关怀和构建积极的班级精神三个方面探讨以德治班的实践。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以德治班;实践
顾名思义,以德治班指用德管理班级,以道德约束学生,增强学生思想觉悟,使其自觉规范自身道德[1]。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这是因为若个人存在道德问题,则可能危害企业和社会。高中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该阶段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需要各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而作为班主任,更应该主动肩负其德育教育的重任,发挥以德治班的作用,提高自身班级管理能力,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1.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以德治班”的意义
1.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下班主任处于权威地位,班主任给人一种是严肃的感觉。加之每个班级的人数较多,这无疑增加了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难度。为了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军事化管理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的主要方法,但该管理模式下师生关系较为紧张,且无法取得满意的班级管理效果。而以德治班的实施,师生可以更好的沟通交流,班主任用自身道德管理班级,营造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1.2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国德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且从古至今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学生的德育问题,各学校纷纷加强德育教育。在此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实施以德治班策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使其在日后的学习中以道德衡量自身标准,在国家繁荣和社会安定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以德治班的实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以德治班”的实践
2.1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
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班级管理效果,这个过程中制定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
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可从制度的制定着手,与学生携手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首先,班主任应发挥自身在班级管理中的引导作用,开展德育教育时为学生营造公平、民主的环境[2]。比如选择班干部时笔者结合聘任制和民主制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其凝聚力。其次,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应由学生制定,之后由班主任共同完善,这样学生才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德为先”,这是学生践行班级管理制度的前提。如此,在班级管理中实现了“以德治班”的目标,对班主任而言更为轻松的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2.2给予学生温暖的关怀
高中生学习压力较大,在此阶段他们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加之还受到心理、生理等方面困惑的影响,其极易产生各类心理问题,更渴望获得他人的关怀。而班主任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家长,更应该主动承担关怀学生的责任,这也是以德治班的关键。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要善于发现,肯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其体会班主任的热爱。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学习成绩波动较大等问题,班主任应主动找学生谈心,在此过程中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询问和鼓励。这个过程中的少批评指的是若因为学生个人原因导致学习成绩波动,则需要给予一定的批评,让其自我警醒;多询问指从多个方面询问学生学习成绩波动较大的原因,打开学生心扉,共同帮助学生找到其中的原因;多鼓励指班主任应从学生角度分析问题,理解学生,鼓励其振作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如此,学生感受到了班主任温暖的关怀,实现了以德治班的目标,取得了理想的班级管理效果。
2.3构建积极的班级精神
凝聚力属于班级管理中的重点内容,需要班主任注意提高学生凝聚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可通过构建积极的班级精神的作用增强集体力量和集体荣誉带来的自豪感[3]。我们可透过一个班级的精神看到这个班级班主任和学生的精神,基于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用以德治班时要注重给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这是增强学生道德素养的关键。班主任在此过程中应结合高中生的性格特点和德育教育的内容开展积极向上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比如说笔者开展以大合唱活动,让同学们一起唱一些以“团结”为主题的歌曲,如《团结就是力量》等,以此培养同学们团结的班级精神。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团队的利益就是个人利益,班级凝聚力显著增强。
结束语
综上,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与学生共同努力,构建优良的班级氛围。同时,班主任要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做好榜样,打造温暖的班集体大家庭;从高中生的特点出发,把握以德治班的关键点,针对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双管齐下提高以德治班效率,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淼. 高中德育工作中“以德治班”的实践策略[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 669(1):204-204.
[2]高泽宏. 高中德育工作中以德治班的实践策略[J]. 教书育人(班主任新概念), 2019(7):78.
[3]高原. 高中德育工作中以德治班的实践策略[J]. 教育艺术, 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