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华
茶陵县枣市中心小学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教育。随着我国教学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要,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能够有效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和效果。通过在德育教育中实行激励策略,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发展。本文基于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中融入激励策略作出相关讨论分析。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激励
前言: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处于发育阶段,德育教育的开展对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小学班主任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至关重要。班主任通过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理解德育教育的意义,使其形成健全人格。通过实施激励策略,激发学生德育教育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其积极主动性,提高德育教育工作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身心健康发展[1]。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行激励策略的基本原则
1.1适度原则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融入激励策略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激励方式,使其充分发挥激励效果。比如,小学生下课期间嬉笑玩闹,上课后也不能主动及时坐回座位,教师在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同时,要遵循适度原则,使学生认识到自身错误,且使学生保持适当天性。因此,适度原则即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对其好的方面进行激励,对其不好方面进行批评,并把握好激励和批评的力度和范围。
1.2及时性原则
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其进行激励,从而最大限度实现激励效果。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结合学生生活中和学生感兴趣的事对其进行及时激励[2],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时,要多鼓励对一些浅显的学生容易理解的热点问题进行思考,并在班级分享自己的感受,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到位,有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准。
1.3层次性原则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是逐层深入的,且不同年龄学生德育教育目标不同,教育方式不同。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中要和综合各种因素,德育教育激励要实现层次性。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个性特点采取合适的的德育教育内容、方式,并确定清晰的教育目标,通过一定的激励方式,达到更佳地德育教育效果。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的有效措施
2.1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氛围
新课改环境下,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班级管理理念,坚持理论实践有机结合,创新管理模式。班主任作为班级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不断加强德育教育方面的方法学习,营造良好的班级德育教育环境氛围。
改变传统说教和批评为主的德育教育方式,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立足生活开展德育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激励,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有机结合。例如,班级有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经常扰乱课堂纪律,不考虑同学和教师感受。但因其学习成绩较好,任课教师对此没有办法,一般都是将情况反映给班主任。班主任私下找这些学生谈话,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进行肯定和表扬,对上课捣乱行为做出批评,作为惩罚,让其帮助班级几名学生的学习,鼓励学生多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身边同学。通过谈话,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向教师道歉,并积极帮助同学一起进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2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通过结合小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和德育教育工作要求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是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实现的有力保障。为确保激励有效性,可制定奖惩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增强激励效果。且奖惩制度要遵守适度原则,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要确保奖惩制度的公平公正。例如,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由于不能对每个学生关照到位,因此,教师通过建立完善榜样奖励制度,每周让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月底时教师综合学生各方面表现,选出生活和学习上表现优异学生,对其进行表扬,并适当奖励,同时鼓励班级学生向表现优异的同学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好胜心。通过老师的激励,学生认识到只要自己表现好,也能获得奖励,促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不断进步,同时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潜移默化中实现德育教育目的。
2.3德育工作开展中坚持以人为本
小学德育教育开展中,班主任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实施激励策略时因每个学生性格特点不同,需制定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引导学生完成德育教育目标。对于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需加强对其各项能力的培养,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要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间的差异,从而针对性进行德育教育,对不同的学生实施相应的激励对策。例如,对于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班主任课后私下进行教育,首先对学生表现好的方面进行积极、肯定的评价。其次,对于其问题委婉提出,保护学生自尊心,学生耐心听教师教导。最后,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开始认真听课,遵守课堂纪律。同时,班主任在后期班级管理中多关注、关心学生,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从而有效提高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质量和效率。
结语:总而言之,新时代发展过程中,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实施激励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德育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需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及时、适当地对其进行激励。对于德育教育实施激励中存在的难题,要制定针对性措施及时解决。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计划,从而确保激励策略的有效落实更好地促进小学德育教育优化改革[4]。
参考文献:
[1]蒋建霞.简析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实施途径[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007):197-198.
[2]汪福荣.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途径分析[J].小作家选刊,2016,(022):235-236.
[3]蒋菲.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13):1-1.
[4]阿米娜·马木提.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外交流,2019,(028):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