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艳锋
广西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 桂林 541000
【摘要】目前,在新高考背景下高职高专自主招生迎来了机遇和挑战,高职高专除了面向有意愿报名自主招生的考生进行选拔,还有一部分群体逐渐增多,这些学生参加高考,接受高职高专院校的挑选,学生在新高考背景下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 高职高专 中学职业 教育衔接
大学生在客观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性格、特长、兴趣、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进行全面的自我分析,就能及早设计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实现自我的价值,使自己有一个精彩的人生。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各方面还未定型,有极大的可塑性,中学教育要有意识地去指导学生,让学生弄清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学生该怎样选择等问题。高职院校对在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十分重视,认真研究新高考背景下高职高专与中学职业生涯教育衔接,为以后的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新教学理念,参照中学职业生涯教育,科学设置专业
创新教学理念,树立教学目标,创新教学理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高校在创新教学理念时,要建立一个监控教育质量的系统,保证教学理念的顺利实践。学校将内外教学体系相融合,建立出一套高质量,科学完整的教学监控体系。
高校科学设置专业参照中学职业生涯教育,充分考虑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职业决策等因素,在课程设置中尽量考虑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和价值观,并根据这些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升实现自己职业目标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高校教育教学中,通过探索职业和体验职业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在探索和体验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查找资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教学中,学校要以实现学生就业为最终目的,加强学校服务体系的管理和建设,科学建立办学目标。办学目标明确后,要科学的设置学生专业,在设置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性和技能性。专业的设置要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求,保持办学目标与专业设置的一致性,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二、培养双师队伍,做好职业生涯教育衔接工作
高等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所以学校的师资力量也是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学校要把教师的培养放在首位,致力于培养双师队伍,构建双师教育体系,加大对双师队伍建设的投入。教师队伍要保持全方位和多样性,学校不能一味的寻求自身发展而忽略了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将学生的学习与自己联系在一起,增强责任意识,打造教学品牌。为了形成一支专业的、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学校要使用产学合作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双师培训。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加强对教师绩效的考核,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提高院校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积极实现自身的改革和升华,培养出满足市场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建立健全高等高专职业教育体系,壮大师资队伍,提高师资力量,打造质量教学。老师在教学中将现在学习的知识和学生将来工作的领域联系起来,将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师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和价值观,给学生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为学生实现职业理想提供有力的帮助。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找到相应的职业,指导学生去进行一些探索,让学生将现在学习的知识和未来感兴趣的职业目标联系起来,做好职业生涯教育衔接工作。
三、高职高专与中学职业生涯教育要保持一致,对学生针对性指导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加强对学生进行个体指导的力度,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进行不同角度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职业方向。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年级层次来对学生进行区别化的职业能力指导。
学校不定期地带领学生参观实训基地,加强他们对未来职业的认知。使用模拟或者实训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技能的掌握。学校让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充分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从而初步确定自身的职业方向。学校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作用,可以引进专家开设专题讲座、讨论会,使学校教师与专家面对面,提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有效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质量。目前,高等学校职业指导发展很快,高职高专与中学职业生涯教育要保持一致,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
四、开设职业规划选修课程,做好高职高专与中学教育衔接工作
职业规划教育和其他教育目标并没有任何的冲突。中学不能只关心学生的升学,还应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以后要从事的职业,并协助他们制定计划逐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应通过恰当的职业指导,将现在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我们的任何学习活动,都应该和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联系起来。
积极开设选修课程,学校利用这些时间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输入和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并通过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进一步探索职业;可以将职业探索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项课题,学生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过程中掌握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方法,同时也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引入,可以让学生的职业生涯选择更有针对性,让研究性学习更具实际意义。解决学生自己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去作必要的研究,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教育和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主观因素和客观就业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确立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然后选择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又适合自己的职业。
参考文献
[1]沈翔.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法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23):190-191+195.
[2]秦雪.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J].中国培训,2020(08):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