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2期   作者:王娜
[导读] 作为一门培养小学生思想品德,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学科

        王娜
        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 辽宁葫芦岛 125003
        摘要:作为一门培养小学生思想品德,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近些年,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深入推进,提高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修养成为了当前教育中越来越重要的任务之一。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当前绝大多数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诸如教学理念陈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材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对当前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教学方法,以期为提升当前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高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

前言:所谓思想品德教育,即我们常称的“德育”,它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和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有步骤、有目的地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对其予以正面的思想品德引导,以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对于学生而言,其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只有学生拥有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修养,才可能促进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对于当今的小学思想政治教师而言,应时刻保持高度的眼光,来对待课程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为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塑造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说还是面临许多亟待改善的问题。
一、当前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其课程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展现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注重文化知识的吸收,并且小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解薄弱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在众多教育机构都处于附属学科地位。与此同时,学校教职员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也未予以充分的认识与支持,而且以应试教育的办法对思想教育进行生搬硬套,让小学生识记思想教育的知识点,并未在思想教育的实际吸收内化下功夫,科目因此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由于实践中缺乏足够的重视,教学缺少科学的办法,教师严重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情感因素的专注培养,应试教育自然也惯性地过于重视思想品德教育课的考试成绩,教育观念僵化和滞后,致使课程的主体地位没能得到应有的体现。
(二)当前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落后,方式方法陈旧
除了学生主体被动学习以外,教师对于思想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手法单一也是思想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具体体现在教师的思想保守落后,没有与时俱进,随着时代主流与大纲一起进步;对于思想教育的知识点存在教条主义现象,对于思想教育核心思想无法科学的进行表达,通俗化的供小学生级别的人员学习,没有实现学以致用、促进个人人格的发展的目的。这些都是时代进步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
(三)当前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停留于教材之上,与生活实际缺乏联系
小学生在幼年阶段生活的圈子相对较小,他们无法完全理解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与社会规则带来的个人约束。由于与社会缺乏直接的接触,小学生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大多只能停留在教材本身的文字叙述,没有太多深入的实际体验。因此家长或者教师在进行思想教育过程中,没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加强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为了提高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作用,学校的教学思想与导向成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导力量。上至教育行政机关,下至具体实施教育活动的教师,都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学科的教育方式方法,还包括与学生监护人的联动教育工作。针对各学校单位的具体情况,定期开展除课堂之外的思想政治主题活动,不断加强全员思想政治教育意思,树立证券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把学生在教学的主体作用体现出来,杜绝形式主义。
(二)注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1.紧跟国家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针,思想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也是不断进化的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或者“口号宣誓”就能完成的。教育工作者需与时代前行,共同努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知、情、意、行”的水平,共同促进发展其道德能力,为他们以后能成为有用之才奠定扎实基础。教师必须从传统的传授教学模式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训练学生的认知思维,提高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吸收。
2.注重思想教育的教学进度,教育推进有条不紊。为了提升教育教学的办法,教师要针对性的把思想政治教育分层推进,切记“大小通吃”的粗放教育模式。具体操作来看,教师在课堂和课外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其思想动态;通过建立教导培训咨询室,有计划地开展活动课或专题讲座、个别咨询与辅导;积极开通教师和家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把思想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
3.结合互联网学习手段,丰富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电视、网络自媒体等现代化传输媒体,使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发生诸多变化,也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工作空间与工作模式不断扩展。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尤其重视利用先进技术来革新教学方法,在学校,教师能充分地、科学地运用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这使得课堂呈现不再呆板,同时视频、音频、动画等教学形式的结合,也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投入,使学生对教育内容有了更充分的感知与升华。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理论联系实际
树立榜样示范作用,让教育更直观。由于小学生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人师表的作风以及优秀学生个体的事例,对于构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谓至关重要。教师经常向学生展示各时代的民族精神,利用榜样示范教育,引导学生模仿典型行为,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从而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理性的教化效果。与此同时,多种形式的课外生活课也可以有效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笔者所在的小学,就尤为注重对社会大课堂的利用,经常组织学生进行革命主题地址的学习活动、校外公益劳动活动,为孤寡老人搞义务劳动、文明交通、文明生态劝导等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利用这些优秀的社会资源,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自觉提升。

结语:总而言之,作为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上,起着至关重要的重要。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教育课程中,教师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改革自身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用所学思想品德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教导学生持之以恒,不断总结,进而推动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立军;浅谈思想品德教育的艺术[A];2013河北省班主任论坛论文集[C];2020(13):18-19.
[2]尹光明;试论如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J];时代教育;2018(05):117-118.
[3]姜玉臣;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品德教育[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9(11):143-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