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4期   作者:赵纪聪 王颖慧 朱瑞芳
[导读] 当前,我国职业院校的教育形式仍然以课堂授课为主,学生在课堂组织当中完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赵纪聪 王颖慧 朱瑞芳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  山东省菏泽市 274000

        摘要:当前,我国职业院校的教育形式仍然以课堂授课为主,学生在课堂组织当中完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在与同伴、与教师的互动当中提高综合能力。但是在信息化的时代,课堂教学已经发生变化,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理念都在发生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学校要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对教育质量进行有效评估,同时对教育效果进行有效检验。在这个基础上,运用统计学知识进行分析,并通过多方“会诊”的方式进行改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教学诊断;改进路径
        一、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诊断方法
         (一)组织诊断
        这种诊断方法的诊断主体是学校的领导组织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通常是由学校领导、教学专家以及企业人员在和三部分构成,他们可以从宏观的层面来对课堂教学的大纲和方向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与社会发展需求、与企业实际需要相符合,同时对课堂教学计划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进行判断。同时,这些组织人员还可以进入到实际课堂当中,通过旁听的方式更为客观地对课堂教学的情况进行分析。
         (二)督导诊断
        这种诊断方式的主体是学校的督导人员。具体来说,督导会随机地进入到课堂当中听课,并基于授课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教师的课前准备情况、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等中观层面来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在完成听课之后,督导通常会写一份总结,在其中对该课堂的优缺点总结出来,并与授课教师进行沟通,在深入了解教师想法的基础上向他们提出建议。
        (三)同行诊断
        这种诊断方式的主体是教师群体。在中职课堂当中,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师的主观想法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同行之间的相互诊断,可以从微观的层面上实现教师群体之间的相互借鉴与相互学习[1]。与此同时,同行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流程都更熟悉,他们给出的诊断结果也更为客观与有效。在对同行进行诊断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将那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己所用,达到诊断与改进的双重效果。
        (四)学生诊断
        这种感觉诊断方法的主体是学生,他们同时也是课堂的主体,给出的诊断结果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总结阶段鼓励学生对本节课的授课情况进行评价,引导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向教师提出意见。比如语速过快、副语言过多等,这些问题教师自身难以关注到。其次,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在学期末进行评教,通过匿名评价的方式提出意见,这些意见在经过汇总之后可以成为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改进的依据。


        二、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诊断的改进路径
        (一)教学诊断核心视角的选择
        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在进行教学诊断的过程当中也要基于不同的维度,从多个出发,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一,要基于课堂互动的视角进行诊断。职业院校很多课程教学方式主要是理实一体化,很多环节都需要师生互动才能完成,在教学诊断的过程中需要对二者互动的有效性而非互动频率进行判断。第二,要基于教学内容呈现开展教学诊断,将呈现内容与呈现方式作为指标;第三是要对教学组织进行诊断,基于组织的效率与逻辑性,判断课堂教学的结构化设计效果与教学活动开展效率是否合理有效。第四,要基于教学资源进行诊断,对资源的预设与生成情况进行分析,这是教学效果的重要评判依据。
         (二)教师的自我诊断
         当前职业院校所使用的教学诊断方式主要是他人诊断,教师自我评价与自我诊断处于缺乏的状态。在对课堂教学诊断进行改进的过程中,需要在其中加入教师的自我诊断,将其融入到教师评价体系当中。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教师需要通过反思与总结的方式来进行我自我诊断,明确在课堂当中的收获,并对课堂中发生的意外状况进行分析,在对成功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将其延续下去,在对失败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改进[2]。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当中形成自适应系统,实现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更好地发挥在教学诊断当中的主体性地位。
         (三)发挥教学诊断的指导性作用
        当前,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学诊断在应用的过程当中展现出了较强的功利性,成为了学校对教师进行管理的主要手段,甚至还有部分学校会将教学诊断结果作为教师晋升与加薪的依据。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关注的只是在诊断当中获得的评价,对于之后的完善与调整并不关注。这使教学诊断反馈机制与沟通机制不完善,指导性作用得不到发挥。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学校和教师都要意识到教学诊断只是一种对课堂教学进行定性分析的工具,其真正的作用是为诊断之后的改善提供依据、指明方向。因此,在完成教学诊断之后,学校可以开展“诊断会”,对诊断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在组织诊断与督导诊断的情况下,还可以与教师进行一对一沟通,帮助他们改正诊断中发现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结语
        总的来说,职业院校在规范化与标准化发展的过程当中,教学诊断的实施是十分有必要的。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对课堂教学诊断的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诊断的方法不够多样,通常为组织诊断、督导诊断、同行诊断以及学生诊断这四种模式。在对课堂教学诊断进行改进的过程中,需要完善诊断方式,加入教师的自我诊断,同时要选择核心的诊断视角,并发挥教学诊断的指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海燕,萧晟,黎婷,季慕寅.以教学诊断和改进为抓手提升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14):135-138.
[2]徐玉莲,庄道坤.浅议“互联网+教学诊改”视域下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1):201-202.

作者简介格式:赵纪聪 ,(1992—),男 , 汉族 ,山东省郓城县,助讲,本科,研究方向:中职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