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4期   作者:黄江
[导读]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黄江
        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533400
         
        摘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是对初中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目的所在。班级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具体环境,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相对于其他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首要任务就是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
        引言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管理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人,其为班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保障。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仅仅要在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上下功夫,还要对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培养提供重要地帮助。班主任要做学生们灵魂指引者,强化自身的五育并重且德育为首的思想,让学生们在良好的氛围和引导下,成为新时代下优秀的青少年。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中要注意的问题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对人对事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尤其要注意沟通方式,把握好时机和形势,学会与学生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例如:在学生犯了错误,需要批评教育时,不能一味采取说教的方式。要通过和其他同学老师交流,全面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找到学生相关认识方面的盲区,循循善诱,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防止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不要以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尺。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做学生的朋友,形成良师益友的和谐师生关系。初中阶段的学生会在无意中模仿他人的行为,班主任通过要以身作则,将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另外,值得我们去注意的是,在德育管理中,大部分活动是集体进行的,对于个别学生容易存在顾及不周全的情况。对于性格内向害羞,不善于表达的这一类学生,班主任要多一点细心耐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不能因为学生不善于表达而忽视沟通,班主任在平时要主动关注、时常谈心,给予积极鼓励与引导。
二、中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开展策略
        (一)创设良好德育氛围,打造教育环境
        学生们的德育教育是一项长远并且重要的工作,班主任要为学生们不断地创设良好的学习和校园的生活环境,在点滴中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意识、在潜移默化下引导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培养。而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需要的则是教师、校园以及家庭的三方面合力,构建更加系统化、全面化的教育管理机制,从而打开良好的教育局面。例如,班主任可以将学生们定为德育活动的主体,让学生们去大胆地尝试自我管理模式,从而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比如让学生们进行道德行为的评定活动,通过学生们的自我评定来促进学生们主观能动性提升。另外,班主任也要及时与家长保持沟通,通过家长会的形式来与家长交流学生德育的经验和心得,同时也及时反映学生们在校的表现。对学生们存在的不良习惯及时纠正。这些都是提升学生们道德品质的良好途径。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可以让学生们沉浸在德育的环境中,让其在校园、家庭的合力作用下更好地培养道德品行意识和习惯。班主任要重视家庭的教育作用,将家庭的教育和校园的教育并轨双行,为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二)挖掘社会热点话题,提升德育渗透效果
        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只靠讲大道理、说大问题来进行,班主任要不断地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们真正地弄懂德育的内容,弄明白应该懂得的道理。而挖掘社会的热点话题,这对学生们理解德育的知识、提升道德意识有着重要地促进作用。因为很多的热点问题都是来自学生们身边常见的现象,学生们理解起来也不会太吃力。这也是对学生们敲响警钟的最佳方式。例如:在班级的班会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举办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导入当前社区的热点话题,来对学生们进行教育。

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当前的疫情问题来让学生们去思考“疫情下我们应该学习志愿者们的什么精神?”“疫情期间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还可以根据网络中的热点话题如“校园暴力”、“沉迷网络游戏”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班主任要鼓励学生们去大胆地说,并且要与学生之间有适当地互动。这些形式多样的教育加上社会的热点话题,会为实现教育目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是枯燥的班主任要将枯燥的内容结合生动有趣的形式里,这样会产生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同时借助社会热点问题也可以将德育的内容更加形象立体地展现在每学生的面前,更有助于学理解问题、实现教育的效果。
        (三)家校合作,强化德育管理
            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道路上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一部分,生活中父母的精神层面以及行为意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作为一名班主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这种公平公正的原则会得到家长信任和肯定。无论是班级活动还是学生在学校中出现的自身问题,做到和家长及时交流和沟通,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对孩子的关注,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关心,也让他们对班级认同,并且发自内心地热爱。在沟通方式上,作为班主任不随意给学生贴标签,不要先入为主,应多听家长反馈的实际情况和建议,作为家长也不要一直向班主任抱怨。总之,家校合作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班主任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关心和帮助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四)结合学生实际问题,制定德育计划
        班主任在学生们的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地了解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这包括学生们的性格、品行、家庭环境、思想动态等方面。只有对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有着准确地把握,才能更好地掌握教育的角度和方式,从而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制定行之有效地教育计划,对学生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针对学生们普遍存在的自私问题,班主任要分析学生们存在这样现象的原因。这大多与学生们的家庭环境有关系,很多的孩子都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娇生惯养让学生们缺少关爱他人的意识。班主任可以针对这样的现象来开展献爱心的志愿活动。如带领学生们去敬老院献爱心,或者参加社区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来培养学生们的献爱心意识,让学生获得幸福感、成就感、自我价值及社会责任感,对其德育意识培养有着促进作用。
        (五)运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宽大胸怀
        良好的品格需要宽广的胸怀、朴实和乐观向上的心。它能容忍别人不能容忍的事情,能看清别人看不清的情况。讲究文明礼仪是中国传统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的言行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成就,这也关系到他在别人眼里的表现,因为一个人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非常重要。对此,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要认真引导学生规范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包括与人相处的方式,努力塑造良好的形象[2]。在这个过中,教师也应该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心胸开阔、宽容大度的人,能够与他人分享,热情友好,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结束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者,不为过去,不为现在,而专为将来。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正是“树人”的关键时期。作为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个人德育管理能力,充分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道德教育实际上也是检验教师责任心与管理能力的试金石,学会教育艺术,才能推动道德教育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赵洪仙.浅谈初中班主任实践德育管理的有效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8(31):188.
[2]龚志威.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新课程(下),2018(05):272.
[3]阿如罕.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提升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2):93.
[4]赖年英.让学生在角色互换中成长——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方法探微[J].教书育人,2018(04):69.
[5]任茜.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艺术探索[J].名师在线,2018(02):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