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广东省蕉岭县人民小学,广东省梅州市 ,514100
思维导图将所思所想绘制在图上,成为一种可视化思维,能够有效的培养人的思维模式和思维能力。近来,思维导图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关注到,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和记忆,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那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呢?以下结合实际工作过程中几点经验,谈谈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整合的能力几方面的数学素养。
一、利用思维导图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实现课堂的人性化管理。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基于这样的课程理念,我们有必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优化知识结构,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实现自主学习。思维导图法能够很好地实现这项目标,通过思维导图将很多数学知识系统、全面地展示出来,给学生直观、易懂、严谨的知识体系,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的知识点中,课程中涉及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表面积、圆锥的体积、求圆柱的高、求圆锥的高、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等众多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例题板演、典型例题训练等方式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但由于的知识点较多、较复杂,教师出示的每个知识点所对应的例题也相应增多,致使部分学生理解上有一定困难,也容易产生混淆。因此,教师在讲完本章的基础知识后,可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总结,将一系列知识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构建惩治是网络,给学生直观、全面、系统的知识展示,提高学生对于圆柱圆锥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二、利用思维导图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教师更应该注重的就是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引导,从多方面和多角度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力,逐渐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对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和掌握,增强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的第三课时《比的应用》中,如何运用比来解决问题是一项重点内容。
例如这样一道关于“比的应用”的题目:“六一班和六二班订阅《少年科学》的人数比是3:4,六一班有21人订,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订?”这里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①“六一班和六二班订阅《少年科学》的人数比是3:4”这个条件转化为②“六一班订阅《少年科学》的人数占六二班的”,③“六二班订阅《少年科学》的人数占六一班的”,④“六一班订阅《少年科学》的人数占两个班总人数的”,⑤“六二班订阅《少年科学》的人数占两个班总人数的”这样几个条件。那么再由这样总共五个条件,每个条件引申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得到五种种解决问题的办法。①21÷3=7人,7×4=28人,21+28=49人。②21÷=28人,21+28=49人。③21×=28人,21+28=49人。④21÷=49人。⑤1-=,21÷=49人。这样一个利用思维导图发散思维的过程,不仅解决了数学问题,最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加强。
三、用思维导图作为复习课中的工具,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复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复习方法,让学生能够系统地梳理、整合已学的知识,体会知识的整体性,将各个知识碎片更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传统的的整理复习,大多以知识树的形式为载体,通过文字罗列各个知识点。内容较为枯燥,形式相对单一,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思维导图就可以很好的进行复习的整理。复习之前,教师可以将需要复习什么、需要完成怎样的目标全部告诉给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和方向。明确了复习的方向以后,学生通过复习课本、习题,不断整合学习资料,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再通过思维导图,将整合好的知识点通过图文结合,以创造性的方式展示出来,极大地丰富了复习教学的形式,也通过这样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提高了复习效率。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
例如,分数应用题是整个六年级数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模块。在对分数应用题进行复习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明确,复习的重点在于对单位“1”、分数的含义、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数量、对应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等的理解,让学生通过整合以往所见过的题型,如①一件衣服,原价150元,现打八折,现价为多少元?②一根绳子,减去它的30%后,剩下的比剪去的多8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③果园里桃树的棵树是梨树的,桃树和梨树共有200棵,梨树和桃树分别有多少棵?······对这些题型按照两类(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数量、对应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来划分,使学生对于分数应用题的理解更透彻,对知识点掌握地更透彻。利用思维导图来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在复习之中获取良好效果。
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所学知识的结构和框架,让教师的教学更加具有条理性,也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脑力和智力的全面开发,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充分有力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及水平。思维导图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可以合理的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轻松有效的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