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娜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李营中心小学,山东省济宁市,272000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对数学课堂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标强调“做数学”强调让学生亲自体验数学,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理解数学。为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实际问题出发,对现阶段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同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帮助广大教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学习能力
一.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培养数学思维,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不能局限于考试,还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数学习惯的培养。同时,传统教学已经无法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求。传统数学教学只教会学生如何做题,解题不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可以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活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1.“满堂灌”依然是主要教学模式
现如今小学数学教学依然是教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学习。“单口相声”式的教学模式依然是主要教学模式。就算偶尔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互动,但是也只能局限于老师与个体学生的单独互动,无法照顾到整个班级的学生。另一方面,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没有权利进行选择,只能听从老师安排,我们不得不承认现阶段小学数学课本在内容安排上存在一定问题。同时,结构安排也存在不合理的问题。由于课本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好奇心理,会把一个原本连续的问题进行拆分。小学数学教学一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简单平面几何,第二部分是代数运算。小学,数学课本在编写的过程中,将这两部分内容拆分的非常零散,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连贯性。作为教师也没有办法改变这一现状,只能让学生学习这些零散的知识。
2.应试教育问题突出
应试教育问题是多年以来,反复提出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依然只为了应付考试,依然是坚持应试教育。数学原本应该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是一门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的学科。但是,现在数学变成了一门只用会解题,只要采用题海战术就能学好的学科,教师完全忘记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奥数兴趣班,奥数竞赛等课外兴趣活动的兴起更是加重了数学教育应试的问题。现在许多小学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为了应付小学生小升初考试,在学校内部自己成立了小学奥数学习班。其根本目的并非意味着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而是为了应付考试,把原本初中数学的内容变成所谓的“奥数”让小学生学习。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错误的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和本质。
3.区别对待学困生
教师区别对待学困生看不起数学成绩差的学生,这一问题已经存在多年,并非第一次被提出。许多小学数学,教师看不起数学成绩差的学生,对数学成绩差的学生进行挖苦和讽刺,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打压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一现象十分常见。许多教师认为,数学成绩差的学生会拉低整个班级的分数平均线,会影响自己的教学考核成绩。教师不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是将错误归咎于学生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认为学生成绩不理想是因为他们没有认真学习,没有按质按量完成作业所导致。教师不思考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把所有的错误归咎于学生学习不认真,也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大阻碍。
4.没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教师依然不会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把抽象难以理解的东西具体化、生活让学生能够切身理解数学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但是许多教师特别是年长的教师依然不会使用信息化设备,由于不会使用信息化设备,导致这部分教师备课时间大大增加备课难度也逐年攀升。虽然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并没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由于教师不会使用现代化信息设备导致自己的课堂教学十分死板无趣,让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提倡以学生为本,以老师为导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这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要求。根据传统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是老师的天下,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只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忽视课堂教学的意义。这一现象阻碍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为了改变这一问题教师应时刻牢记与学生为本,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只是学生的引路人,自己的作用只是辅助学生完成学习。抛弃传统的填鸭式教育,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进行总结和梳理,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改变教学观念,重视素质教育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大胆创新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传统应试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素质教育强调不以分数高低论英雄,不能只看分数不注重学科素质的发展。传统应试教育则是以分数高低论英雄,忽略了学生对于学科的理解不重视学生学科素质的培养。学习数学应该是学习一种思考能力,学习一种思维方法,而不是简单地为了应付考试拿高分。重视学生的学科素质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了解数学学习的本质让学生可以更加从容的面对未来的学习生活。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学知识系统,从根本上解决数学学习困难的问题。
3.全心全意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教师不应该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对于特困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爱。教师应该认识到特困生,是一个班级中的短板,也是提高平均分数线的短板,如果能够提高特困生的成绩那么无论是对于班级平均性的提高,还是对于自己的教学考核都有着巨大帮助。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时刻谨记自己的天职和职业的本分,履行好自己的职业义务全心全意帮助每一位学生。我们应当坚决杜绝“拉帮结派”、“搞小社会”的行为。保证课堂教学的干净和有效,避免出现教师歧视学生的问题。只有帮助特困生提高数学成绩,才能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课堂教学结合信息技术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传统数学教学相结合,可以大大节约教师备课时间,同时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难以理解的数学内容采用动画演示的手段进行演示,让学生可以直观清楚的了解数学变化发展的规律。信息技术的普及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简单快捷的获取最新的教学资源,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大大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改变传统数学教学死板枯燥的形象,可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把抽象、枯燥、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生活化,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解决“数学无用论”这一说法。
结语如上文所述,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首先,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教学水平,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好现代化信息技术。其次,教师要打破传统观念,以学生为本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开展教学。最后,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逐步减少应试教育教学成分。只有全体教师不断努力,才能早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 岳真. 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2]黄元岭.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20:93.
[3]曹秀丽.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 3,09:81 1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