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4期   作者:吴勤涛
[导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且贯穿整个教学阶段,而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
        吴勤涛
        仙桃市毛嘴镇第一小学 433008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且贯穿整个教学阶段,而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在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教学实际,所以教师应努力创新与改革教学方法,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小学生正处于贪玩的阶段,游戏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数学游戏;数学教学;小学
        引言
        如今,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仍然坚持陈旧的教学思想,采用落后的教学方式,导致数学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对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应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其中,游戏化教学模式便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游戏化教学模式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投入数学学习中。
一、数学游戏
        数学游戏作为智力娱乐活动,可将数学知识点融入趣味游戏中,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数学游戏可作为一种全新的数学分科,逐渐发展成为高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水平。在数学课堂中,部分知识点枯燥乏味,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此,可将这类知识点融入教学游戏中,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游戏中。数学游戏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还可体现出数学教学的逻辑性,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创造性。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愉快,让游戏成为一种教具。小学生活泼贪玩,不喜欢沉闷的课堂,所以游戏化教学受到了众多小学生的喜爱,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更加准确、高效地掌握知识。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认真听,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小学生活泼好动,且注意力不易集中,不懂得控制自己,所以他们很难保持40分钟完全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课。而游戏化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
三、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注重游戏方式的多样性,加深学生的印象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也越来越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学生的听课状态和效率。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游戏化教学时所设计的数学游戏应当丰富多彩,针对现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组与组之间和小组成员之间的比拼。教师通过刺激学生的感官,启发学生学习的思路,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使学生得到全面综合的评价,同时对于其他学生也要进行鼓励。教师还可以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丰富游戏化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针对学生平时容易出现问题的内容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帮助学生高效掌握数学知识。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找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的点进行总结,再举例一个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让学生找出其中的不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二)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时,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出游戏化的教学情境,而不是随意地展开游戏化教学。对于学生而言,随意的游戏化教学会使他们无法投入数学学习中,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明白所学内容要应用游戏来展开探究。如此一来,学生便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明确自身的学习目的,进而促使教学效率的提升。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直观地营造游戏氛围,并向学生呈现游戏规则和流程。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时,因为学生的思维主要局限在平面图形上,所以就很难理解立体图形。对此,数学教师就可以将游戏化教学应用到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去。首先,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样子,然后组织学生展开画画游戏。学生需要在纸上画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图形,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该部分知识点。最后,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绘画成果,并多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师生共同完成游戏活动,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游戏化教学方式主要是结合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征而总结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需要教师打破传统思维的禁锢。在设计数学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完成游戏活动,当然,教师不能扮演游戏活动中的关键人物,而是要扮演一个参照物,让学生变为活动主体,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共同解决数学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只是游戏活动中的参与者,并不是领导者,所以,教师要用平等的姿态来面对和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在课后,教师还要重视课后的反思和总结工作,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讨论,了解每一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使得游戏化教学能够有效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
        (四)引入竞赛机制,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数学学习要求学生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不仅如此,学生要想实现数学学习目标,还必须具备基本的解题技巧。在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并注重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只有学生充满学习兴趣,才能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并在学习过程中激发自身的思维能力。将游戏竞赛的方式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并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激发思维能力。
        (五)教师保证控场能力
        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身心发展不成熟,活泼好动,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很难约束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数学游戏,当学生参与其中时,可能会忽略对于知识点的学习,对此,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控场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于自我行为的约束和管理,确保课堂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完成。具体而言,教师应树立威信,注意宽严有度,同时还应保持自信,对学生展现出威慑力,使所有学生都能够从内心接受教师的引导和约束管理。另外还应注意,在数学游戏活动中,如果课堂秩序开始混乱,则教师应对学生演讲,以富有感染力的演讲吸引学生,保证数学游戏能够顺利完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阶段,小学数学教师要合理利用游戏化教学为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游戏化教学必将在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该做好对游戏的控制与设计,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出发,充分体现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要建立游戏化的情境,拓宽学生看待数学知识和问题的视野,不断丰富游戏化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广美.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12):55+71.
[2]周泽.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18(36):83.
[3]丁杰.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读写算,2018(36):185.
[4]林丽琴.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8(24):51-52.
[5]李瑛.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8(3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