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才溢
厦门市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省厦门市361100
摘要:小学教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起点,对于小学生未来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提高对小学教育的重视,加强对小学教学的研究,推动更具有高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才能够更好地推进小学教学的效果。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在实践教学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对于科技产品的适当运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教学的效率及效果。当下要随着教学体系的变革及新课程体系的建设,做出相应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变革。科学实验对于小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学习成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基于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进行相关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后期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未来小学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也是当下应该不断引起教学层面重视的方面。加强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可以帮助小学教学更好地进行教学变革,推动科学实践教学的发展。因而,在小学教学方面需要加强对科学实验教学的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然后逐步地推进,才能够推动科学实践教学在实际当中的有效运用,从而逐步推动小学教学的发展,提升小学教学成果。
一、教学体制及教学思路变革方面
1.加强对科学实验教学与课本相结合的重视
课本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科学实验教学一定要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因而,在实践的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研究,通过体系的方式来进行实验教学模式的推进,这样才能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以实验的形式,传递书本中的知识,通过更高的效率来传递知识,并且提高小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并且提高实践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从而更好与素质教育以及实践教学结合。
2.加强实验与生活结合的重视
课本知识的教学在实验中的体现,需要与生活相结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小学生去理解实验,尤其是实验当中的知识点。与生活相结合,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实验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容易小学生去学习理解。在结合的过程中,要注重相应的安全性、便捷性以及简单性,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才刚刚开始起步,要通过简单实验提升小学生注意力也能够保障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相应的学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更好地应用到生活当中,激发小学生的思考。
3.加强对科学实验教学实际应用的重视
实际应用是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要能够通过各种实际的策略运用帮助实验教学在落地的过程中更加符合小学教育的要求,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学习思维及学习方式,更好地适应小学教育的特点。从思想层面重视,才能够在实践当中更好地进行相应的策略推进,才能够意识到将实际应用层面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才能够推动相关实践真正地落地发展。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小学课程之间的结合,抓住小学教学的特点特色,进行相应的连接,更好地通过实验教学来传递相应的课程知识,帮助小学生进行学习。
二、科学实验教学方法策略
1.选择合适的实验
合适的实验对于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帮助,尤其是作为小学生这个阶段,合适的实验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因为小学生对于世界具有一种探索的心理以及好奇心,但是在理解能力方面又比较欠缺,在认知上还有很多不足,而且对于危险环境的认知性不强,安全意识不高。因而,在实验的设计以及选择方面,要适合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和理解能力,适合小学生的阶段。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并且与小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相结合,并且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还能够起到引发小学生思考,更好地提升小学生认知与思维能力。
2.相互讨论交流,激发兴趣
知识学习需要学生们相互讨论,营造好课堂实验教学学习气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以及学习效率。因此,要鼓励学生参与到科学实验当中,加强思考并多进行交流,可以让学生们自行分组进行关于实验的交流,相互之间表达自己对于实验方面的见解和想法,与课程知识相结合。相互之间可以针对自己的观点以及其他观点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们之间进行相互激励,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融入科学实践。另外,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够了解别人的学习成果,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身与比人之间的差距和区别,也有利于自身发现问题,从而及时的进行相应的调整,更好地进行科学实践学习,这也是一种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进步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问题层面的意识,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方式帮助学生进步。
3.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
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应用环境和场景,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小学生更容易受到相关环境及氛围的影响。在采用科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创造相应的比较融洽且活跃的氛围,鼓励小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并且相互学习。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来达成相应的实验目标,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实验方面的指导,还需要其他方面的沟通和鼓励,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相应的教学情境的创建,可以更好地鼓舞小学生进行相应知识的学习,并且快乐地学习到知识,从而更加地热爱学习。
4.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
教师在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除了精神方面的鼓励,还需要物质方面的奖励。对于小学生这个阶段,物质激励能够更好地激励小学生参与到实验教学的学习过程中。而精神方面的鼓励,需要贯穿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及时地鼓励学生帮助学生融入到实验过程中,更多地参与交流和讨论,更多的进行思考和学习,并且获得自身的学习成就感。而实际的物质奖励,就是对于每次实验教学过程中,表现积极、表现良好的小学生进行相应的奖励,从而也能够激励其他小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每次的试验教学过程中。通过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的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积极性,从而提升小学实验学习的有效性。
结束语:
小学教学要注重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实践当中,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对于科学实践的运用,在各个科目当中,采用适当的情境和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去帮助小学生理解知识以及相关原理的同时,提高小学生对于学习的热爱程度,从而更好地进行相应的课程学习。对于科学实验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在结合课本知识点的同时,结合实践,注重实效性。真正地去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深入理解课本知识,同时还能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锻炼逻辑思维。因此,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来提升科学实验有效性,充分结合小学教育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特点,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马海琴.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开展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1):39-40.
[2]付明.基于STEAM理念的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教学探讨[J].学周刊,2021(01):91-92.
[3]陈兰.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1):8-9.
[4]周明.提高科学课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1):33.
[5]常锡宝.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