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欢乐
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第一小学,浙江 温州 325023
摘要:小学数学虽然知识点相比初高中少,但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新接触的,没有任何的基础,学习难度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也是较高的。基于此背景下小组合作模式教学在当下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本文就小组合作模式下高年级数学教学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组合作模式;高年级数学;教学探讨;比例;策略建议
引言:小组合作模式与传统的学习模式相比更加符合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为了培养人、为了人的发展,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能综合提高学生能力水平,如人际交往能力、思辨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而且合作模式下的学习能促进思想解放,提高学习效率。下面以“比例”这单元为例对小组合作模式教学进行分析。
一、合理划分小组,优化组内结构
小组合作模式的展开依赖于合理划分小组这一基本条件,分小组也是很有技术含量的任务,包括小组人数、小组内部结构、组间的竞争系数等很多因素。小组的划分结构及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要重视小组划分。
首先,在人数上是4-6人为宜,不多不少的小组人数有利于照顾到全组成员都能积极发言;其次,在内部结构将优秀的、活泼的、有管理能力的这方面学生分开分配,尽可能保证小组内是有区别而小组之间是能力相当的,这样保证了公平竞争以及观点互质。比如在学习《比例》这一单元中的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中,教材用三幅图导入讨论比例的意义,这部分可以让小组讨论,通过三个不同位置的国旗探索在操场上和教室里的两面国旗的长与宽的关系,并由此得到比例的意义。在讨论时思维活跃的学生能够带动整个小组的学习气氛,“这个地方出现了小数,我们可以先转化为整数来计算,这样更简单。”这是组内活跃的人员提出的意见,加快了整个小组的合作进度。再比如“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时组内有的学生不积极、捣乱等都对小组合作模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此时组内的管理者便可以加以制止,为保证合作的继续进行提供好的环境。每个组内保证有两位或三位自觉性高的学生,如果一个组内全部都是捣乱分子那么单纯的维持纪律就会浪费很多的时间。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整体的环境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很有感染力的,通过这两道三位的同学来保证整体的学习氛围。
二、明确小组分工,提高学习效率
小组分工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内容。把一个整体划分为许多个小部分,从各个领域细化分工。明确小组分工有利于保证整个小组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责任心。主要是小组分工有利于保障小组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而且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率。
首先,在管理上的分工。每个学生都要有相应的职务,比如:有的学生负责汇报学习成果;有的负责管理小组学习氛围;有的负责收交组内的作业等,用职责意识来鼓励学生能够积极进行小组合作。比如:比例中的第三课时的“用比例解决问题”这节课中,需要学生讨论出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的钱数,其中包括三个内容“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深挖知识,有创新能力的同学可以负责创新性模块,这样有效的分工能给学生带来好的体验。其次,在学习上的分工。在比例这单元学习中有很多小的知识点,但又都很重要。比如“反比例”这一课时的课程,需要学生有很强的探索精神和活跃的脑力思维。有人负责做实验;有的负责记录实验的变化;然后针对于总结升华性知识点需要学生集体进行讨论。如:“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的概念总结,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得出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其中这两个量叫做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总言之,每个成员负责一部分工作来促进整体合作的顺利进行。
三、完善评价机制,促进举一反三
课堂的完整性对于学生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合作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很多的问题,因此,评价机制是必须的。通过评价知不足、明对错,不断完善小组成果,促进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升。
评价机制的完善得益于教师的引导,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有义务也有责任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互评互助。比如在学习《比例》这单元中的“解比例”这部分内容时,学生的讨论评价结果可能是在解的方法上有异议,有的学生对于“X:320=1:10”的解决方法有①将1:10化为小数来解②将比的形式转化为分数,利用比的内项积等于比的外项积的定律来计算,当然还有很多不用的方法,鼓励学生能够“解放思想,多元化解决问题”。再比如《正比例与反比例》这课时的学习中主要讲解了两个比例是如何来的,然后利用公式、性质进行计算。在评价过程中可随机抽取一个正比例以及反比例的举例要求学生说明它的数学意义,尽可能挑取组内多种举例分析来保证完整程度。以此来完善评价管理制度。最后,评价机制在学生对于公式的理解与运用上要格外的注意。比如下面图中:
.png)
如何理解反比例函数,在这个题目中反比例函数是什么意义?对于学生的应变力要侧重,这样才能在各类题目变形中得心应手。通过以上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结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符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学生创新力、思辨力以及应变力等综合发展。本文通过合理划分小组、明确小组分工、完善评价机制的方式来解决当下数学课堂中的各类问题,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万利.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与优化[J].基础教育研究,2020(13):75-76.
[2]陆霞.关于对小学数学小组小团队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30):0045-0046.
[3]冯庆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有效教学路径分析[J].学周刊,2020(30):145-146.
[4]黄燕.探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20(20):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