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渗透安全教育的有效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6期   作者:李术跃
[导读] “安全”在各个生产单位和建筑行业中随处可见的字样,
        李术跃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蜊江中学,山东 威海

        摘要:“安全”在各个生产单位和建筑行业中随处可见的字样,其在学校的体育课中也非常的适用。体育安全教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还能帮助学生真正了解到对生命的尊重及敬畏之心,对其今后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的重点在于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安全技能,将生命安全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效渗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字:初中体育教学;安全教育;有效策略
        
        前言:在新课改的开展以及持续推进下,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学校教学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可是就目前的教学方式来说,学生安全教育还明显不足。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发展理念的今天,开展体育安全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很多院校缺乏体育安全教育经验,忽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无法提高自身防护意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
        1、改变目前体育安全教育落后的局面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人文教育的形式下更注重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反而忽略了对学生最基础的生命安全的教育,导致了学生对生存技能及安全防范知识普遍掌握不够,一旦面临紧急、突发的情况,学生基本不具备解决能力。因此,学校与家庭都要做到与时俱进,重视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2、弥补当前体育运动防护课程不足的缺陷
        体育运动防护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能够填补传统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运动防护教育不足的空白,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对体育运动防护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面临突发事件时能够冷静面对和解决。就当前的教育情况来看,这门重要的课程在校内还没有得到普及,多数学生面临跌打损伤等情况时都没有第一时间自行处理的能力。这就证明了生命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安全教育的不足
        1、教学目标不明确
        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取决于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虽然很多体育教师也融入了生命安全的教育理念,但是教学目标不够清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是就理论方面对生命安全教育进行诠释,没有将生命安全教育理念融入到体育活动实践中,偶尔的运动损伤急救演练没有办法从本质上解决学生应急能力及技巧的提升,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仍旧不够重视。
        2、教学内容不完善
        为了更好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体育教师一定要有针对性、因地适宜的开展教学。虽然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的时间不长,但仍旧可以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当下的生命安全教育普遍局限在对安全事故预防及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方面,还有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在初中体育实践活动中,教师也只是固化的对基础的运动损伤进行示范,生命安全教育内容过于单一,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
        3、教学方法较落后
        受以往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很多初中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的方式较为落后。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教师简单的讲解、示范下,学生无法真正有效地掌握对安全事故的处理技巧。且简单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无法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安全教育的策略
        为了真正提高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生命安全意识的能力及遇到紧急事件的处理技巧,体育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教学实践。


        1、明确初中体育安全教育目标
        首先,初中体育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生命质量为核心教学理念,精准把握生命安全教育的内涵,将生命安全教育与初中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结合,形成一套系统的教学体系。从教学方法上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热情,帮助学生发自内心的认识到生命安全教学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危机的能力。
        (1)在自然生命层面上,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认清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对生命安全概念的理解,在强化学生体能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各种体能训练在遇到损伤时的应急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护理技能,加强学生自身对安全事故的预防能力。
        (2)在精神生命层面上,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将体育精神贯穿于日常教学实践中,培养提升学生共同奋斗、永不言弃的良好品质,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将这种心态带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3)在社会生命层面上,教师要在日常的学习及体育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化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沟通和协调技巧,更好地感知与人相处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
        2、合理设置初中体育生命安全教育内容
        体育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设置,为学生带来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根据生命安全教育核心理念将教学内容进行划分。例如,在体育基础理论知识方面,可以向学生介绍人成长到衰老的自然过程,帮助学生重新认清生命;在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日常的运动损伤进行应急处理模拟,也可以通过野外生存情境模式进行急救演练,这些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新初中体育生命安全教育方法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置后,教师还要改良教学方式方法,通过情境教学、比赛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为学生带来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从而提高自身的体育综合素质。
        4、落实相应的保障措施
        除了对理论知识及实践教学的重视外,学校也要注重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提高体育训练场地的条件,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体育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考核,不断更新学生的指标数据,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从而调整教学进度,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学习内容。
        5、强化安全教育,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师在进行体育活动开展之前需要循序渐进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渗透,相对于精力体力较为活跃旺盛的初中学生更尤为重要。在体育活动开始之前体育教师要多为学生科普一些事实案例,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并逐渐在教学实际当中进行渗透。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之前也要做好相应的课堂维护,确保秩序的稳定,学生不可随意打闹、嬉笑,因为这些都是造成安全事故的苗头,需要及时制止,要让学生从内心中存在危险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总而言之,“安全第一”,这句话不只要看在眼里也要记在心里。初中学生正在处于身体成长发育的关键,身体素质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一旦产生安全事故就会为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注重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保障工作是学校及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马强.浅谈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安全教育渗透的策略[J].新课程(下),2019(09)
        [2]王谷丰.初中体育渗透安全教育的有效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71)
        [3]张扬.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安全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