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萍
辽宁省锦州市第五中学 121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历史学科在九年义务教育中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在这一形势下,广大历史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也取得了一些显著效果。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和自身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展开探究,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效率;方法;提高
前言:
随着我国历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在其教学形态与教学理念上都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素质教育逐步成为我国初中历史课程的主要目标,这就意味着授课教师不仅仅要保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课堂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实践,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很多历史事件都不是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所以学生自然会对它们感到陌生。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化,教师需要冲破传统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与优化,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历史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实现生活化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为课堂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改革开放”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用大屏幕把《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展现给学生,以此渲染课堂气氛,歌词的内容和优美的旋律冲击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让学生在轻松、热烈的氛围中感悟生活化的情境,然后给学生介绍这个划时代的行动,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为我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最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剪辑了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视频,在班上进行了播放,就是这次会议确定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生活化场景的设置和渲染,了解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时间、内容和标志性事件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这节课教学场景的创设,可以极大地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在课堂中融入多媒体技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历史是所有学科中与学生现实距离最远的学科,因为历史教学所传授的知识都是过去发生的人和事,而对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来说,他们对现实了解的面和接触事物的经验还不够广泛和深远。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为学生营造历史环境,形成跨时空的直观感觉。这不仅能大大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当今历史教学所面临的尴尬局面,而且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节省历史教师的枯燥文字表述时间,学生也可以从这些方面中不知不觉领悟历史的真谛和历史发展的真正规律,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历史知识“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通过展示PPT资料,使得学生了解战争发生的背景、过程,主要任务,签订的历史条约和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并不是只单纯的展示PPT,而是边展示,边讲解历史知识和历史任务关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然后才展示小结,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脉络。经过课堂调研发现,这种课堂教学的效果非常好,既能够发挥多媒体教具的作用,又能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学习。
三、融入游戏进行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授课教师还可以使用游戏的课堂导入方法来达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目的。即在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导入的过程中融入游戏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初中历史的学习兴趣,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进行“三大改造”这一课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事先收集关于三大改造的词汇,例如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等。然后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可以将全班分组,然后进行“你画我猜”的游戏。每组选择一位同学上台进行比划,然后在讲台下的其他组员就要根据台上同学的比划来进行猜词。台下的组员每答对一题就可以加一分,如果台下的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进行抢答,每抢答对一题,就可以相应地加上一分,最后总计每组分数,分数最低的同学要接受惩罚,通过惩罚大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加强学生对于三大改造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游戏来增强同学们对三大改造里面的重要事件的大概认识,从而为之后的教学奠定基础。除此此外,通过游戏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调动课堂气氛,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结:
初中历史课程对于学生知识储备的丰富以及常识认知的强化有着显著的作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改进其教学方式来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进而保障历史教学效果的有效发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初中历史教学方式改革成为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是我国教育良好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庭显.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青春岁月,2020,(5):291.
[2]刘淑红.初中历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尝试[J].魅力中国,2020,(3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