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彩霞
浙江省衢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浙江 衢州 324000
摘要:在我国,有部分学生因为身体上的特殊原因而不能够正常地参与体育课堂,这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面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打破常规、语言激励、教授运动技巧、巧用色彩等方式帮助他们激发参与体育课堂的兴趣,让他们能够以另一种方式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这对于他们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课堂;残疾学生;兴趣培养
前言:
体育课堂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兴趣是驱使他们参与体育课堂的动力之一,教师需要对此进行牢牢把握,让学生能够充分激发自己的热情,即便是身体上的不适,也能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课堂之中,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健康成长。
一、通过打破常规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教师常常会在课前进行队伍整顿,在清理完班级人数之后要求他们进行慢跑热身。在需要进行整体授课的时候,教师会集中全班学生,再次进行队伍整顿,再进行动作要领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而且对于残疾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肢体的把控能力较弱,如果仍采用这种教学方式,那么体育课的时间大多用来集合了,这不利于激发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打破常规的形式,让学生以另一种方式参与体育课堂,感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例如,在需要讲解动作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集中,确保每一位学生能够听到教师的声音,再让学生和学生之间有一定的间距,确保他们能够有一定的空间完成教师教授的动作。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残疾学生能够很容易地达成教师的要求,并且能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管理的宽松和心情的自在。虽然队伍没有以往那么整齐,但是学生们的心态是更为良好的,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树立自己学习体育要领的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便也能够渐渐地感受到参与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这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通过语言激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根据相关的实验证明,适当的语言激励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维持在兴奋的状态,让他们能够以更为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活动中来。因此,教师可以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观察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在他们表现较好的时候予以适当的激励,让他们能够从中感受到教师对于他们的关注,从而能够从正面影响自己的心态。同时,教师的语言激励也能帮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能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从而提高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激励多重残疾学生的时候可以应用“挺好的”、“蛮不错”、“有很大的进步”等语言,对学生的体育活动进行肯定;或者应用点头、微笑等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于学生的欣赏,让他们能够从中感受到教师的注意,树立坚持锻炼的信心。但值得注意的是,当面对骄傲自大的学生时,教师可以采用较为内敛的激励方式,让他们在受到激励的同时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骄傲自大,渐渐地改变这一问题,在虚心学习的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不足,让自己同其他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对于身体条件更为不足的学生来说,他们很难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跟上所有学生的进度,因而教师可以对其放低标准,并对其进行激励,让他能够明白“只要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做到最好就可以称之为优秀”。
三、通过教授技巧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尝试改变枯燥的动作练习,采用更为有趣的模仿活动,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游戏情节、角色等进行呈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体育活动开展的难度,符合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能够有效激发他们进行体育活动的热情。同时,通过教授的技巧的方式能够有效活跃课堂的氛围,让学生能够以更为轻松的心态面对体育训练,从而能够有效激发他们对于体育活动的热情。
例如,教师在列队的时候可以采用游戏化跳跃练习:让学生先以一列纵队进行战力,再让这一列最前面的学生进行双手叉腰,其余的学生将自己的手搭在两边学生的肩上,这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列队的形式。之后,教师可以让他们应用双腿交叉跳、集体双肢前后跳等形式让他们完成指定的图形。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他们能够像两列火车一样不断地变化方向,进行节奏性地跳动,整个教学过程显得生动有趣。当然,教师还可以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开展游戏,这有助于激发他们开展游戏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享受音乐和游戏带来的双重乐趣。这将有助于突出游戏的特点,让学生更容易投入到游戏中来。他们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放松自己的身心,在练习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让自己能够协调好自己的肢体,从而取得较好的练习效果。
二、通过巧用色彩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色彩从客观上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能够通过接受色彩信息而加强对于相关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巧用色彩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应用色彩的时候需要重视色彩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色彩的经验积累对学生产生的心理规范,让学生在接触到某种色彩的时候能够根据色彩的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笔者在进行铅球测量的过程中发现几乎每一个运动员都会应用同一个铅球,而忽视其他的铅球。笔者对其进行仔细地分析,发现这三个铅球的制作标准是一样的,但是经常被使用的铅球相比于其他的铅球颜色较为艳丽,从视觉上观察显得没有那么沉重,因而运动员常常会选用这个铅球作为自己的参赛道具。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色彩的这个特点,充分消除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恐惧的心理,让学生能够以更为积极的心态投身于体育活动中。
例如,教师可以给上课所要使用的道具进行上色,让学生能够从视觉上认为道具较轻,同时也能够在色彩的刺激之下对应用道具的方式产生好奇的心理。之后,教师可以针对道具的使用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道具,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于开展体育活动的热情。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残疾生而言,他们所能承受的运动量是有限的,因而教师在选择道具之前,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调整进行体育活动的难度。如果对这一点不加注意,尽管对道具进行了上色处理,但是学生常常也会因为无法驾驭这些道具而逐渐减少参与此类体育活动的兴趣,更有甚者会产生自卑的心态。因此,给道具上色,从色彩上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同时也要考虑体育活动的难度,让他们所进行的体育活动符合他们对于此类体育活动的预期,这样,他们才能够完成“产生兴趣、在兴趣的趋势下开展相应的活动并进一步激发兴趣”的正反馈过程,这对于他们开展之后的体育活动有较为积极的影响。对于残疾生而言,只有让他们从自身进行调整,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体育活动,他们才能够从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收益,他们才能够逐渐走出“身体残疾”的阴霾,改变自己较为自卑的心态,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
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体育课堂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让他们能够愿意听从教师的指令,开展体育活动,实现自己的身心发展。当然,教师也需要根据这部分学生特殊的身体条件进行积极创新,让自己的教学方式贴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能够适应教师的授课方式,从而掌握体育技巧和体育技能。
参考文献:
[1]林静.体育教学中听障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浅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2):151.
[2]汤恒君.怎样利用体育教育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转化[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919-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