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促学生行为转变之文明习惯培养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6期   作者:翟源
[导读] 小学教育中要能够将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重要的载体,以此促进学生行为的转变,
        翟源
        河南省永城市第十三小学  
        摘要:小学教育中要能够将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重要的载体,以此促进学生行为的转变,引导学生成长为健康的人。为此,小学教育中要能够认识到对学生文明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本文先分析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的必要性,接着提出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的相关策略,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文明习惯;意义;策略
        对学生文明习惯教育是基础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方面,文明习惯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不仅仅是道德、文化、交际等方面能力的一种外在表现,更多的也是对于学生的道德水平以及教养进行考量的尺度。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文明行为习惯也往往表现出国家文明的程度,生活习惯的一种反映,更是精神文明的一种体现。为此,在小学教育当中要注重对学生文明习惯的培养,以此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一、小学生文明习惯教育的必要性
        (一)文明传承
        对于小学生文明习惯的教育可以说是对文明传承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我国从春秋末期的孔子到战国后期的荀子,都注重国家礼仪的发展,古代礼仪的教育更是从小就开始抓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做到言行一致,外在的美与心灵的美相统一,这也体现出我国几千年来道德礼仪的核心和主题。小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和继承人,更需要学习和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这是文明传承的必然要求。
        (二)时代发展使然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命的需求,也更加重视自身在精神上的享受,每个人都在追求友爱、理解、和谐的生存环境,寻求具备文明、真诚的生活、学习范围。在当前社会精神文明发展当中将文明礼仪作为其重要的组成内容,也是一个人道德水平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以及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的尺寸。对于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不仅仅是一个人道德水平形成的一种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全民族的道德素质提升,精神文明需求的必然内容。为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的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小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策略
        (一)在学习生活中落实文明习惯
        小学生处于生长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很多问题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处于模糊懵懂阶段,尤其在为人处世、人际交往方面更多的表现出我行我素。为此,在小学阶段有必要让学生养成严以律己、自尊自爱的文明习惯。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着手。首先要能够重视对学生然后语言习惯的培养,语言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心最为直接的想法,对学生文明习惯的培养首先要落实在日常的语言上,这就要求学生要能够理解文明行为习惯的规范,并通过语言进行文明的表达,可以运用你好、对不起、谢谢等相关的文明用语,在平时的待人接物当中也表现出自己的文明形象,在于其他学生的相处当中要求学生讲普通话,也可以设置专门的监督员,为学生提供文明用语的良好环境。

此外,要能够加强学生对于文明行为习惯的练习程度,让学生遵守一定的规则,充分利用一切的机会,为学生创造机会来练习相关的文明行为习惯,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能够掌握文明习惯方式。还要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在活动当中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让学生真正的敢于实践,将文明行为习惯落实到自身的学习生活当中。
        (二)发挥教师引领作用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文明习惯的引领者者,是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监督者。为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当中要将其渗透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安排。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并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将文明行为习惯渗透到日常的各个活动当中。例如,在开展有关文明行为习惯的主题班会当中,可以让学生开展主题演讲,加强学生对于文明行为习惯的理解和概念,提高学生对对于文明行为习惯重要性的认识。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能够做到自觉的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在进行文明习惯的教育当中,教师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导,发挥自身的言传身教作用。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得到熏陶。教师在与家长进行交流时也要注意文明用语,使用,接待礼仪,用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做好学生的榜样。例如,在有关卫生习惯的教育方面可以,提出不丢一片垃圾,捡起一片纸屑的相关口号,教师带头捡拾垃圾,为学生做好示范。又如在有关孝敬方面的主题时,可以号召学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帮助父母多在多做家务。通过以学生身边的事迹传递学生更多的正能量,也可以通过班会或者是品德课的形式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文明行为习惯的认识。
        (三)发挥校园文化作用,渗透文明行为习惯
        小学教育当中还要注重发挥校园文化所具有的作用,通过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并充满勃勃生机的校园文化对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因为在校园当中学习生活而感到自豪,陶冶学生之间的情操,引领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形成有关文明行为习惯的强大力量。为此,这就需要学校再发展当中要注重加强校园文化方面的建设,可以在走廊、校园的墙面设置名言警句,节水提示,通过文化墙的形式来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学生经常也会以这种校园文化氛围来警示自己,作为自己的榜样,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结语
        小学教育中要能够认识到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如果仅仅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学生在知识以及行为两方面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为此,这就需要在小学教育当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还要注重外在环境的熏陶,通过外在环境的塑造,对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的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在小学教育当中还要不断地探索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与此更好的引导学生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
        参考文献
        [1]黄珊珊.中小学生规则意识教育现状及培育路径探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1(Z1):181-184+192.
        [2]朱海燕,徐蔚.论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现状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7(20):406.
        [3]陈瑶,王书梅,曲爽笑,孙晔.小学生礼貌用语使用与家庭教养方式关联性[J].中国公共卫生,2018,34(01):79-81.
        [4]何明飞.班级管理应从培养学生文明习惯抓起[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8):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