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计算题错题分类与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6期   作者:杨仕慧
[导读] 在基础教育事业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国内学术界不断加大了对高中生物教学的研究力度
        杨仕慧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677000
        摘要:在基础教育事业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国内学术界不断加大了对高中生物教学的研究力度。学好生物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对生物科学进行钻研的兴趣,有效调动学生生物学习自主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基于此,对高中生物计算题错题分类与分析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计算题错题;分类;分析
        引言
        生物是高中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发展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逐步推进,高中生物教师必须加强探究,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辅助他们收获更加多元的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合理应用生物模型,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
        高中生物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十分注重依据和客观事实,学生需通过归纳总结、判断模型来进一步探究生命规律,进而实现对生物学相关知识概念的深入学习。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基于课堂教学知识,以事实为前提,加强对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光合作用—光能的捕获和转换》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和实际的客观情况,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光合作用可以划分为几个环节,划分的标准是什么呢?光合作用的不同环节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紧接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构建生物模型,即有光反应时期和无光反应时期的光合反应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对比,掌握两个时期条件的差异、物质变化以及能量的转化相关情况。在最后的对比总结中,学生会逐渐掌握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一过程其实就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并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构建了高效课堂。
二、改进教学思想
        导致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难以取得理想成效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与方式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因此,想要有效改善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便需要从学校、教师方面入手,使其充分认识到生物实验的重要性。首先,学校可定期组织生物教师参与以生物实验教学为主题的讲座、研讨会等,并邀请知名生物学教授给教师详细讲解生物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与影响,由权威教育学家给校内教师普及生物实验教学与创新型教学的必要性。其次,教师自身应重视进行自我审视,深刻认识自身进行实践教学时存在的不足之处;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课堂氛围活跃、课程有序进行奠定良好基础;通过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对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进行培养锻炼;进行课堂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进行独立实验,杜绝由于追求教学进度而采取“灌输式”教学法的行为,尽量不采取手把手教学,从自身认识到实验结果和实验过程是同等重要的,要注重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实验体验,让学生自主掌握实验过程及相关实验事项,深入观察实验结果,促使学生真正感受生物实验乐趣,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三、运用科学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高中生物课堂的常规教学很少有实验教学法的,在遇到生物实验题目时都是教师单方面地结合书本进行讲解,对实验步骤和现象进行单一形式的表达,学生学习过程中很难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感,学习积极性大幅度下降,不仅难以理解相关知识点,而且即使吸收了相关知识也很难得到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长短脚学生”。

所以,为了防止这样的现象发生,高中生物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把科学实验教学法重视起来,每次讲到重要的生物实验时都要动用学校一切教学资源带领学生进行现场实验。条件允许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参与实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实验过程中感受实验现象和实验规律,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加深生物知识的理解,提高生物实践能力。例如,在进行“性染色体伴性遗传”等相关知识点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科学运用生物实验教学法去让学生在亲身实验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实验现象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培养了实践能力,进而提升了自己的生物核心素养。
四、改变课堂主体,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授课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应具有自主思考、自我学习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更加全面综合的发展,才能对日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更注重这一点。在这个时期,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拥有良好的自制力、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为奠定学生日后的学习、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对《光合作用》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将微课引入,利用短视频短小精悍这一特点,让学生结合视频与课本内容,展开合作自学,分工自讲的活动,小组学习完毕后,由老师进行总结,改正错误。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亲自加入课堂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自主思考、合作学习、自我反思,大大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活动结束后由教师解答困惑与问题,做课堂总结。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会了自主思考、合作学习,使得课堂效率大大提高,教学的实用性也得到提升。在课堂的学习中,合作探究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在合作中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进步、发展。
五、引导学生构建生物模型,培养其理性思维能力
        高中生物作为一门科学类学科,理性思维能力是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生物学习能否高效的关键。理性思维是一种可以根据客观事实情况和理论知识进行科学严谨的概括分析、推理判断和构建模型等进行规律的探讨和知识的学习掌握的思维方法。如果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通过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时学会构建生物模型,将会有效培养出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进而让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使他们在生物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深。我们所指的构建模型实际上是一种有着特定目的能帮助我们了解掌握抽象事物的具象概念、内容和规律的方式。在构建生物模型时有时候需要我们运用具体事物和形象化的手段去展开构建,有时候需要我们用抽象化的手段去表达生物知识。具体按种类可以把我们构建的生物模型分为概念模型、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不同的模型构建需要我们教会学生用不同的手段和技巧。其中,概念模型就需要通过文字描述的手段去概括事物的本质,如在教学“基因表达”时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构建基因表达规律的生物概念模型去帮助掌握核心知识概念;数学模型就需要利用一些数学柱状图和数学计算等方式去构建;而物理模型则需要用画图或者某些事物去表达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的特征,如“DNA分子螺旋结构”“染色体变化”等相关知识点都需要通过构建物理生物模型去帮助了解掌握。
结束语
        高中生物教学的方法是十分多样的,教师应当根据各自的擅长之处、各自的特点、能力不同,设计不一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高中生物教学应当充分发挥生物学的魅力与特点,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充满兴趣。
参考文献
[1]尤立华.利用错题资源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果[J].广西教育,2019(18):125-126.
[2]张奇.高中生生物错题管理现状调查及教学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
[3]李晓娟.利用错题资源提升高中生物教学反思能力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8(11):205.
[4]江冬妹.浅谈利用错题资源提升高中生物教学反思能力[J].学苑教育,2018(22):24.
[5]陈丽冰.浅谈高中生物错题集整理的重要性[J].读写算,2018(27):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