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视野建构精细化落实——高三选考历史复习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6期   作者:姜水彬
[导读] 高三历史选考复习要构建体系、架构时空、掌握方法。只有这样,
        姜水彬
        浙江省江山市贺村镇新兴街32号第五中学 浙江 江山  324111
        [内容摘要]:高三历史选考复习要构建体系、架构时空、掌握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提高高三历史选考复习效率。
        [关键词]:高三选考; 历史复习; 方法  
        一、构建体系
        (一)打通知识,构建“三级”史脉
        1.以课为单位,理清“子目”与“子目”间的关系。一般来讲:一课如果是一个事件,各目之间可能是事件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如果是一种制度,各目之间可能是“制度的初创、发展、完善、顶峰和消失”;也有可能子目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核心概念。如:必修一专题四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2.以专题为单位,建立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一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制度的建立与道路的初步探索)(1949-1976)
        第二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
        第三课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改革开放新阶段)(1992-至今)
        三个阶段围绕着“社会主义建设(经济方面)”主题展开;第一课中既包含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包含初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第二课和第三课则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介绍了新时期社义道路的探索。
        3.以中国或世界史为单位,并揭示专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中国经济文明: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封建小农经济为主体,商业和手工业为补充的自然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文明的基础。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外资入侵导致传统经济结构变动,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决定其不能实现中国近代化。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国人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推进中国崛起。
        (二)整合知识,呈现知识体系(线——面)
        1.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的整合,使学生对这时期的历史有全面的认识。
        2.针对同一事件(内容)重复出现在多本教材中的现象,一轮复习时可以确立一个主题将必修和选修的内容进行重组。如:必修一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选修四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确立主题是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诞生)马克思→现实(十月革命)列宁→道路探索(列宁、斯大林、戈尔巴乔夫)。
        二、架构时空
        (一)两次世界大战复习。两次世界大战涉及战争,一定要结合地图,把每次战争都落实到地图中进行掌握。
        (二)运用地图进行基础知识检测复习。
        西周封国图(略),图中①②③④所指的封国分别是?
        (三)利用图组演绎式复习。
           
                                                    
        三、掌握方法
        (一)讲解到位,精准落实——核心概念的深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    义务劳动
      
        (二)三点一引。热点(周年与时政要点)、易错点、曾错点;“引号系列”
        (三)答题技巧。选择题答题技巧:1.注意题干时间、地点、人物、对事件描述语句。2.组合选择题:肯定正确(错误)选项。3.仔细读题,注意老师上课一再强调的易错点。材料阅读题答题技巧:先读题目,看分值,带着问题阅读材料;一定要阅读材料,学会阅读材料;分层次,概括小层次意思,得出答案。
        综上所述,高三历史选考复习要构建体系、架构时空、掌握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提高高三历史选考复习效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