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2期(上)   作者:段丽琼
[导读]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深入,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正迈向崭新的发展阶段
        段丽琼
        湖北省监利市第一初级中学  433300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深入,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正迈向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面临着全新的任务和要求,应该从根本上进行观念、方法、内容与模式的革新,以继续展现出学科的育人功能。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巧妙设置课堂导入、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利用合作教学方法五个层面出发,系统地分析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语文是纵横和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基础课程,课堂则是教师开展各项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只有做好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才能够保证整体的教育质量,让学生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实现全面的发展。所以,广大的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顺应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的趋势,结合现实学情来展开深度探索,以推进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革新,最终让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提升。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肯定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观念是行为的指引和先导,只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才能够保证教学活动与行为的顺利开展、高效进行。所以,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彻底挣脱以往“以师为本”、“师道尊严”等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肯定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核心,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尊重和爱护,尝试以真诚的态度和亲切的话语来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以营造出自由且宽松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和消极心理,让学生有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可以实现全面地课堂参与。
        例如,在教授《济南的冬天》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们很少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氛围相对枯燥,学生们很难提起学习兴趣。所以,笔者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会教学目标,如,笔者在课堂中设置了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在这段空间里,学生们可以自由学习,对新的学习内容进行预习,对旧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同时,笔者还会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将自己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针对学生们的问题,笔者会耐心给予解答,优化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另外,笔者还会在课堂中主动与学生们沟通,通过对话交流的方法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们感受到融洽的师生氛围。这样,笔者通过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肯定学生主体地位,消除了学生的抵触情绪。
        二、巧妙设置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和开端,导入环节的灵活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对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提高对课堂导入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依据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以及新课内容来确定导入部分的内容,进而利用游戏、竞赛、故事、谜语、提问等趣味化、多样化的方式来进行导入的展示,引出正式的课堂教学,发挥出导入的积极作用,直接吸引学生分散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进入到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授《春》时,课程开始后,笔者并没有直接展开教学,而是先为学生们引入几个有关春天的谜语,在引入谜语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立即高涨,笔者先利用一段时间作为猜谜时间,在学生们的学习情绪到达最高点时,笔者再正式引出本篇课文,让学生们从课文中了解更多知识。这样,笔者通过巧妙设置课堂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创新方法,能够践行因材施教的理念,让学生们可以实现真正地发展和进步。

所以说,初中语文教师应从“一刀切”、“一锅煮”的教学模式中转变出来,通过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来对班级内学生进行全面且深入地了解,把握他们的学习成绩、思维层次、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具体情况,据此来将学生们分成优、中、差三个不同的层次,制定层次化的教学目标、提出差异化的教学要求、实施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让分层教学模式得以真正落实,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适应性的发展与进步。
        例如,在教授《珍珠鸟》时,由于学生们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出现层次化,这种层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所以,笔者实施了分层教学模式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先对学生们的学习水平进行调查,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然后,笔者再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将学生们分成A、B、C三个层次,针对不同的层次,笔者会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从C到A,笔者会将任务难度由简到难的顺序布置,对于C层的学生,笔者会给予更多的指导,巩固语文基础知识。这样,笔者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和状态,提高学生参与的程度和范围,进而助力教学实效的不断提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对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优化,尝试从语文课程知识出发,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来策划、开展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包括游戏活动、竞赛活动、角色扮演活动等等,让语文教学寓于活动中去,让寓教于乐的目的得以达成,促使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学习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所在。
        例如,在教授《皇帝的新装》时,笔者为学生们开展了角色扮演活动,首先,笔者让学生们对课文进行熟读,熟悉课文内容,随后,笔者再让学生们根据课文角色来进行扮演。在活动中,学生们可以跟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结组,根据不同角色来表演课文内容,在表演过程中,笔者会让其他学生认真观看,感受角色扮演中带来的情感变化。通过表演的形式,学生们可以将课文角色的情感、神态展现出来,更加便于学生们的理解。这样,笔者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
        五、利用合作教学方法,革新课堂教学结构
        新课改强调教师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合作教学方法符合这一理念和要求,可以直接改变学生间的关系和状态,革新课堂教学的结构和体系。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不断地去创新思想观念,在合作理念的指引下,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和标准来将全体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确定组内成员的具体职责和分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现自我的机会,进而引导学生展开组内的沟通、互动与交流,分享各自的观点与看法,构建开放且多元的课堂教学结构,最终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中国石拱桥》时,本节课笔者实施了小组合作探究法展开教学,在课程开始前,笔者先对学生们进行分组,每个小组5人,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再正式开展本节课程的教学活动。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会在各小组中巡回,观察学生们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们的学习表现,笔者会给予点评与指导。这样,笔者通过利用合作教学方法,革新课堂教学结构,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合作。
        总的来说,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实施的背景下,各个学科教育教学都应当进行全面地转变与革新,初中语文教学也并不例外,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与现代教育的形势相适应。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将新课改理念为指引,以新课标要求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来展开思考和探索,进而推进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巧妙设置课堂导入、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利用合作教学方法等途径的实施,让语文课堂教学因此得到优化和升级,最终全面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案研究[J].才智,2017(30):112.
        [2]桑淑静.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J].现代教育,2017(07):62-63.
        [3]韦烈建.新课改下如何进行初中语文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7):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