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写话教学指导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6期   作者:胡瑞雪
[导读] 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小学生的能力培养
        胡瑞雪
        浙江省温州瑞安市毓蒙小学 325200
        摘要: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小学生的能力培养,在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丰富语感、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表达功底,在帮助学生巩固相关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本文是笔者关于关注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写话教学指导方法所作出的探讨和研究,以期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关注能力;写话教学;指导方法
        前言:
        在小学教育阶段,写话教学指导作为小学生未来的写作基础教学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从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开始,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在帮助学生丰富阅读素材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写话能力培养和训练,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写话教学指导,以此来提升学生写话、阅读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为学生未来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
        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实践中,经笔者多年研究发现,小学生因其语文基础薄弱、社会认知和社会实践经验较少,导致学生在写话训练时,往往会出现无方向感、无实际内容可写或写出的东西如同嚼蜡、毫无趣味性可言的现象。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当积极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手段,首先,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起极大地重视,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认真观察,用敏锐的洞察力去捕捉身边事物的发展变化和意识形态,并充分体会和感受身边事物的美好。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充分思考、全面分析和准确判断,引导学生在保留其个人观点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区分和认同相关事物正确性和多面性。这样不仅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他们灵敏的嗅觉,还可以为他们的写话训练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经验。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或校园活动中,习惯性地对身边的人、物进行细致充分观察,并在对人物的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分别从人的五官、发型、表情、衣着、特征、习惯性语言、动作和个人喜好等方面,对他人进行细致地观察,充分掌握、归纳和总结相关的规律,形成自身的写作模板和素材库。在对物进行观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物的形状、质感、种类、颜色、大小、软硬程度、声音、触感、嗅觉等诸多方面进行细致观察,并养成写观察笔记的良好习惯。
        再例如,教师还可以在教学完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按照课文的题目引导学生就当季的景色、植物、气候变化情况、人们的穿着等诸多方面进行自主观察、分析和简短的写话练习,并通过课堂剩余时间引导学生以学习合作小组的形式,表达和分享出自己观察的结果和个人观点。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的相关图片,展开自己丰富的联想,结合自身在实际生活中的类似情况,进行不同角度的写话训练,有效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通过学生之间不同观察角度、个人观点的交流、分享和汇总,还可以有效提升整体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话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
        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指导过程中,想要培养小学生的写话能力,教师就应当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同时结合现阶段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特性,针对性地为他们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写话环境。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和热情,有效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调动起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逻辑思维,并充分利用课堂的有限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写话兴趣的培养和激励。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演示自制的教学PPT,通过丰富的色彩和优美的画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他们的好奇心,引导学生集中精力跟随着教师的节奏进行写话练习。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这部分教学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四季变换的风景视频、气象资料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认真观察、细细品味。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春天的植物破土而出,夏天的荷花随风荡漾,秋天的麦穗沉甸甸的低着脑袋等待秋收,冬天的小朋友在广阔的土地上,堆着雪人打着雪仗的视频资料。在为学生详细讲解完课文中所采用的拟人手法、排比形式等写作方法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亲切的语言、生动的句型,结合课本中色彩明丽的图案,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行相关的写话拓展训练。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在春天时曾经观察过和经历过的相关事物,并以学习合作小组的形式进行相互交流和共同分享,将自己感受到的快乐传递给大家,引起大家的共鸣。在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进行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既可以活跃语文写话教学课堂沉闷、死板的教学氛围,又可以活络学生的思想,开拓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写话技巧和素养。这种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不仅可以令学生充分感受到四季变化的美好,还可以充分感受到它们带给我们的快乐,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放眼大自然,用自己的眼睛去认真观察,用自己的小手去亲自触摸身边的事物,用自己纯净的心灵去体会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以及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无限馈赠,还可以唤醒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
三、合理捕捉契机,提升学生写话能力
        众所周知,写话能力是一个需要长期引导和培养才能实现的,如果小学语文教师一味地逼迫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写话训练,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学生写话能力的下降,语文素养的停滞不前。因此,教师应当对自身的教学方案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探索,善于捕捉合理的写话训练契机,引导学生无论在课堂阅读、课外阅读、还是在社会实践中,都能够具备细致观察、经验总结、语言组织和个人观点分享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话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完相关的教学内容后,根据文章中自身最喜爱的某一点,进行改写、补写和拓展性的写话练习,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创作,不仅可以保证学生的写话练习质量,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写话效率,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话能力和水平。
        例如,在教学完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小蝌蚪找妈妈》这部分教学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小蝌蚪不同阶段的变化,选择自己最喜爱课文情节详细描述,还可以按照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仿写练习,更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自主创作。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还可以令学生充分感悟小蝌蚪身体的不同变化,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印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完本篇文章后,结合他们自身的喜好自主查找相关的课外读物,并在阅读中积极地进行优美词汇的积累,以及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的汇总和归集,为自己未来的写话练习奠定好坚实的基础,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指导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以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为着重点,对学生进行积极、正向地引导,为学生设计科学有效教学方案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从简到繁,从细心观察到习惯性探索,从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到帮助学生养成乐于写话、主动分享的良好习惯,给予学生最大的尊重和耐心地指导,以此来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勇秋.浅谈如何有效进行低年级小学语文写话教学[J].语文课内外,2020,(4):270.
[2]孟凡利.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写话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下),2020,(4):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