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颖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东新街小学,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小学时期是学生阅读习惯养成和阅读兴趣开发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小学语文课的教学中,老师必须重视起阅读方法的学习,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开发出学生对阅读的学习兴趣,情景教学是现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教学效果名列前茅的一种,通过打造情景开展阅读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实际教学活动中,情景教学的方式有很多,所以身为教师对“小学语文情景阅读方法”这个主题展开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模块;打造情景;教学办法;
前言:阅读是在学生在认字阶段就存在的活动,之所以把它定义为活动,是因为在阅读中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阅读感受。现在的小学生阅读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不喜欢阅读,看到文章就头疼,在阅读的时候积极性也很小,这样的情况阻碍了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老师应该想办法为学生打造不一样的阅读教学,提高语文的学习效果。
一、使用多媒体创造情景,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导学是学生开始学习的初始阶段,是学生接触课程内容的开端,导学的效果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一个好的开端对学生接下来深入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对于新课的导学阶段,很多老师都愿意采取情景化的教学,这样的教学能够在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产生欲望。老师可以是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打造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在视觉上感触作品,用图像或者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阅读的欲望。
比如,在教学“观潮”这一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就可以下载一些关于“钱塘江”的美景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像对文章的主题地有初步的印象,然后再引入一段钱塘江大潮“涨潮”的壮观视频片段,学生通过视频片段能够发自内心的对钱塘江大潮发出赞叹,同时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好奇心也会随之增强,引发学生对这篇课文阅读的欲望。或者是老师可依据文章的性质选择记录性的视频为学生打造真实的情景体验,就像一些历史事件,可以使用电影片段进行情景还原。视觉上的触动能够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对下面课程的开展也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教学效果。
二、打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之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老师们把教学的重点都归纳在了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忽略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以及学生个人的理解思路,阻挡了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内容的脚步。鉴于这种情况,老师需要改变之前的教学模式,在阅读活动中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自觉主动的进行阅读。可以通过问题情境开展阅读活动,在阅读开始之前抛出与文章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疑惑,从而建立起对文章深入阅读的热情,用问题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深入的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解开疑惑,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文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在进行课文阅读之前提出这样的课前疑问:1、前年梦是什么梦?2、梦是怎么实现的?3、为什么要这么长的时间才圆梦?这几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贯穿着整篇课文,问题的抛出会让学生从内心产生疑问,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他们会迫不及待的想要找到答案,这个时候学生们阅读的兴趣最高,老师在顺水推舟的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因为心中的好奇,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通过阅读文章学生能够准确地找出问题的答案,了解到本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之后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的挖掘课文的中心思想,提高语文阅读的效果。
三、演绎故事情节,还原文章情景
情景教学的教学优势在于它不仅仅能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阅读兴趣,而且还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展开阅读学习。比起之前压抑的阅读气氛来看,这种松快的氛围更容易让学生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中。打造情景教学要依照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以及课文的内容选择情景的展现方式,小学生天生好动,把他们按在书桌上读课文效果很差,小学语文中很多文章都是一段段的小故事,老师可以让学生按课文的情节把故事演绎出来,让学生把课文故事中的任务和自己融为一体,体验故事中的人物情感,深入感受作者表达的主题。
比如,在教学“黄继光”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在小组内自主分角色,把这个故事通过表演的方式还原成话剧,学生们在准备表演的过程中会自觉的认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每一个情节,学生通过自己演绎这篇课文,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每个情节,对于当时情况的危机感受的更真切,同时也对“黄继光”这位英雄人物那种浓厚的爱国情感有深层面的体会,从而让学生们对这位英雄人物产生敬佩心理,也能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怀,深刻的感受文章想要表达的感情。
四、结合生活实际情境,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的生活经验比较少,对于各种事物的理解也比较浅,看待事物的视角不太全面,所以他们对新鲜的事物有着很大的好奇心,但是仅仅凭借想象很难把文章中的事物构造出来,所以没办法深入准确的感受课文的情感,阅读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文章的内容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把文章难懂的语言通过生活实际展现出来,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结合生活开展阅读活动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比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有在假期随着爸爸妈妈游玩的经历,也有很多的学生到过圆明园,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圆明园的图片和资料为学生们讲解这座建筑,让学生了解这座文明古老的建筑。之后再给学生看一看圆明园被摧毁的惨状,引起学生内心激动愤懑的心情,这一前一后的对比能够激发学生丰富的感受,看着身边熟悉的建筑被摧毁,学生内心愤怒不断高涨。从而引起学生对这个事件的好奇,自觉的阅读文章,有了情感的共鸣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结束语:
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和参与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展开阅读活动,通过不同情景教学的选择能够有效地带学生们走进阅读世界,深入的感受文章的情景,体验文章中蕴含的情感。老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分析文章的特点,合理的选择适当的情景展开教学,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模块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丽萍,委祥军.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情景模式教学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20(98)
[2]金唯唯.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0(22)
[3]郭军宇.基于情景创设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优化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