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家校沟通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4期   作者:孔令娥
[导读] 在刚刚成为教师之时,我认为好教师就是教学专业突出的能手,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
        孔令娥
        山东省滕州市级索镇前牛集小学     277599
         摘要:在刚刚成为教师之时,我认为好教师就是教学专业突出的能手,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但经过多年教师生涯的历练,我渐渐明白好教师不仅仅是教学专业突出的能手,还应是家校沟通方面突出的能手。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帮助学生,甚至帮助家长和整个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功的沟通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家校沟通;有效策略
        引言
        班主任在工作中需要接触的对象中,家长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直接面对且接触最多、情况最为复杂的一个群体。对家校沟通工作的重视程度,沟通的策略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良好的家校关系,有利于教师教育工作的展开,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现阶段家校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作为小学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班主任仍存在专业素养不达标的问题。作为学校、学生、学生家庭之间的桥梁,班主任一旦出现专业素养不达标的问题,就有可能导致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出现不和谐因素,双方日常交流困难,甚至引发矛盾,致使教学合作模式的开展工作寸步难行。其次,就如今的家校合作模式而言,学生家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就目前看来,大多数家长都存在忽视家校合作的问题。家校合作模式如果单凭教师开展的话,难度非常大,会使家校合作的模式出现倾斜。长此以往,家长就不具备家校合作的实践理论基础,对于家校合作愈发排斥,进而造成合作开展过程中出现敷衍对待和消极沟通的现象。此外,小学生也存在诸多问题,一些小学生对家校合作存在抵触心理,不愿意同教师协调开展家校合作模式。加之学生家长业务繁忙,班主任工作繁杂都是现阶段家校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家校沟通的有效策略
        (一)家校联合共育,优化家校管理
        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毕竟学生不仅是在学校中学习,还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因此,很多情况下单纯依靠班主任管理无法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而融入家校联合共育途径可以提高班主任管理的效果,优化教学管理效果。因此,班主任可以借助网络环境的优势,通过钉钉、微信、校讯通等多元化的交流平台与家长沟通交流,在沟通交流中分享管理经验,传授管理技巧,从而全面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
        例如,在家校联合共育的模式下,班主任可以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日常表现、成长历程,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掌握学生的生活经历,从而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以班级中一名表现积极但是成绩不佳的学生为例:班级中有一名男生日常表现十分积极,无论是体育活动还是课外小组活动,他都无一例外地会参加。但是这名学生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课堂经常睡觉。于是,主动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原来这名学生在回家之后也会先进行锻炼,然后看小说,最后完成作业。而且总是将课后作业放在睡觉之前,因此对知识点的巩固情况和用于学习的时间非常少,熬夜的事情时有发生。面对这一情况,班主任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和家长沟通监督学生,实施监督学生,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时间。在家长监督的同时,班主任也需要主动与学生谈心,以学生的喜好入手,并借助网络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经过家校联合引导,这名学生的课堂表现发生了转变,虽然积极性不高,但是已经改变课堂睡觉的坏毛病。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专门建立问答专区,通过网络对话的方式,及时帮助家长掌握学生的在校情况和在管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班主任一对一地解答,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下茁壮成长。


        (二)组织形式丰富的家校活动,提供家长、教师、学生互动的机会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过程当中,大家所认为的家校之间的合作主要通过开家长会以及家访的形式来进行。实际上,家校共育并不仅限于这些传统的方式。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形式丰富的活动如雨后春笋一般涌出。活动,是小学生们最喜欢的项目之一,因此,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往往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为了能够促进家庭、学校和孩子三者之间的亲密互动,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我们可以定期的组织一些多样的活动,让大家共同参加,在游戏的氛围之中增进三者之间的情感。
        小学生年龄幼小,他们对于各种各样的游戏形式十分热衷,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时,我们要从他们的兴趣出发,设计组织一些学生所感兴趣的活动,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比如说趣味运动会、家校同乐游艺会、手工制作、联欢会等等,这些形式的活动都能够让家长和孩子之间有更多的共同游戏的机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感、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实现。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这样的活动当中适当加入德育教育,比如说感恩主题的活动、亲情主题的活动等等,都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沟通过程中注重平等尊重
        首先,在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不要趾高气昂,杜绝高人一等的想法。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应该是完全平等的,在沟通的过程中,家长不是教师的下属,也不是教师需要讨好的上司,两者之间应该是平等合作关系。只有在沟通的过程中确定这一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才能够达成互相配合、协力共进的目的,教育工作的一切目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只有在这样的关系下,家长与教师才能够拥有更健康、良好的沟通意愿以及沟通关系,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其次,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平等尊重并不是基于家长身份地位的基础上,而是无论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也无论学生的学习高低以及行为习惯是否良好,教师都需要一视同仁。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尊重家长的人格,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佳,教师更需要注意不能够当众讽刺、惩罚学生,否则很容易导致教师与家长之间产生隔阂。
        在家长与教师进行沟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高超的语言艺术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讲究语言艺术,发挥自己的口才。教师想要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就需要能够使用朴实的话来说服家长,让家长能够认同教师的观点。在沟通的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实话实说,不埋怨责备。最后,在家长与教师进行沟通的过程中,需要尽量使用幽默的语言,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调节气氛,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
结束语
        在教育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学校对学生的重视、关心和爱护,也更深地体会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学习过程中可谓是重中之重。家校合力才能有效地培养好孩子,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习惯是人的思维定式,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家长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看待自己的孩子,淡化成绩,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我们希望更多的老师、家长、社会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家校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苏凤丽.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与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6):243-244.
[2]路海霞,王传荣.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家校互动策略的有效实施[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3):142.
[3]雷玉平.分析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家校互动策略的有效实施[J].考试周刊,2019(45):186.
[4]王春英.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家校互动策略的有效实施[J].中国新通信,2018,20(06):182.
[5]吴建玲.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家校互动策略的有效实施[J].学园,2018(02):191-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