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萍
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中心小学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提出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因此,低年级写作应放低要求,贴近生活实际,注意方法的引导,才能让学生们敢写、乐写、从而会写。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更非一招一式就能立竿见影的。它就像建筑工人建房子时造地基一样,需要结实、稳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只有引导孩子们扎实地掌握看、听、说、写等基本功,使他们切实做到“厚积薄发”,他们才能真正品尝到看图写话的甜果。
【关键词】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侧重在生字词学习上,忽视了写话训练。因此,训练学生提高看图写话的能力,为中高年级的写作打好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年龄小、对有趣、生动的图画有着浓厚兴趣的实际特点,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图画为写话的载体,对学生来进行写话的训练,要求学生在仔细观察图画内容后,明白图画所要表达的意思,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最后能够清楚、完整地写出图画上所要表达的内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明确看图的目标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的原因,各项能力还比较欠缺。在观察图画时往往抓不住要点,容易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所吸引,或者漫无目的,毫无顺序地观察,这就需要教师好好引导,教给学生观察的具体方法。所以教导学生:让学生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获取知识的原动力,是激发学生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学生对写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写出精彩的语言。一二年级的课本中,有很多富有儿童特点的插图,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利用这些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平时训练学生时我是这么做的:
(1)看清图意,整体把握
看图写话一般包括单幅图看图写话和多幅图看图写话两种类型。对于单幅图的看图写话,要让学生找出图中所表达的几个要素: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心情如何等,一定要弄清图意及这幅图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这样从总体上对图画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2)理清顺序,仔细观察
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我们一般会教学生从总体到部分再到总体的观察顺序。当然还有先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中间到两边,这样就从不同的角度对图画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在头脑中形成总体的印象,再抓住细节观察,最后再回到整体画面。这样看图就不再是件枯燥和困难的事情了。
(3)认真描写,抓住重点
首先让学生认真推敲提示语,以此把握图画重点。在低年级的看图写话中,通常配有这样一段提示语:“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在干什么?想一想他们会说什么?请用几句话把图上的意思连起来写一写。
”这段文字很重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图意,其实也提示了写话的重点,所以要提醒孩子们细细推敲,认真观察图画,从图画中找出各要素,切不可一看而过。其次,可以从题目入手进行分析。题目是图的眼睛,图画的题目往往揭示了图的主要内容,所以抓住题目分析,很容易掌握图意。如《小猫钓鱼》一图中,题目本身就向我们提示了图画的重点,所以要把图中小花猫钓鱼时的动作、表情、心理等尽可能地写得详细些,以此突出图画的主要思想内容,这样就能表现出图意的重点。
二、启发合理想象,充实画面内容 “想”是看图写话的灵魂。“想”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联想,指老师提出的问题怎样回答;二是指想象。老师提供的问题给了学生思考的方向,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如例图,可以启发学生观察图上的小猴子的表情,想想他的心情怎样?猜猜他还会说些什么?……通过联想,让学生把观察的静止画面变得动态起来,让图上的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具体。其次,指导学生想象画面外的内容,如人物的语言对话,故事的发展和结局等,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拓了思维,想得更多,想得更深。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在引导学生想的过程中,千万不能随便扼杀学生的想象空间,也不能随便否定学生的想象。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想象力很丰富,有时候所想像的东西是比较夸张和不合理的,这时如果一句“不对。不能这样想。”就会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以后就不敢也不会主动地进行想象了。所以老师应该珍惜每一个学生的想象世界,多用鼓励的语言评价他们所想的,同时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让学生的想象世界更加丰富。如指导学生观察《公园里的花是给大家看的》一图,我提出以下问题启发学生想象:“这个小弟弟可能做了什么事?妈妈摇着手可能对他说什么呢?小弟弟听完妈妈的话后,会怎样做呢?”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这一系列的提问,孩子们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了,静止的画面也动起来,活起来了。在孩子们有了一定想象的经验后,就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图画中人物的表情、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和心理。孩子想象的翅膀一旦展开,脑中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单调的画面也就充实丰富起来,笔下之言也就栩栩如生了。 三、引导会说完整话,表述完整清楚 由于低年级学生表达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说起话来常是前言不搭后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他们按顺序说话,说话时要有基本内容,还要抓住图画重点,表达要完整清楚。要做到以上几点要求,就要引导学生抓住图上事物,结合四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再按一定的顺序、一定的内容连贯起来说话;有时我也会提供一些联接词帮助他们把话说得更有条理。如《植树》一图,为了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说出植树的过程,我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组联接词: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有了这些说话的“引路石”,孩子们说话时就“言之有序”、“言之有物”,从而把话说完整说清楚。
总之,通过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合理的想象、口头表达、书面写话几个环节的训练,无论画面内容如何,也无论是几幅图的看图写话,孩子们都不会觉得无处下手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教师激发起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满足感和喜悦感,学生才会对“看图写话”产生兴趣,才会觉得这是一件快乐的事,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变被动地说写为主动地说写,才能乐于把心中的想法用充满活力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一来,“看图写话”的训练,对学生来讲是水到渠成之事,我们的教学也自然会落到实处。我坚信:给孩子一片五彩的天空,他们定会像小鸟一样展翅翱翔,定会用五光十色的笔来描绘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