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力小学科学精彩课堂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2期   作者:陈炳宇
[导读] 小学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一门研究人与自然的学科。
        陈炳宇
        厦门市同安区西塘小学  361100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一门研究人与自然的学科。在小学阶段,学生通过科学课能学习到科学知识,并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是一门以探究为主的学科,其能激发学生探究世界的兴趣和热情,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人类探索世界的进程加快,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走进大众的视野,并逐渐成熟。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应用;策略
        引言:小学科学作为一门以探究为主的学科,其主要是帮助学生进行探索身边的世界,丰富学生的科学素养,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因为小学生总是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想要对未知的世界进行探索,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对世界进行有效的探索。而信息技术作为能扩展人的信息共能的技术,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应用,能将各种科学信息和科学现象呈现到学生的眼前,提高科学教学的效率。
        一、在课程导入环节时助力
        课程导入环节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为一旦教师准备的课程导入毫无新意、没有乐趣,就会造成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不好,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小学生,因为他们的注意力转移的非常迅速,并且自制力不高,所以教师进行的课堂导入一定要有趣味性,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会提升整节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对于小学生来说,仍然是新奇的事物,所以在课程导入阶段应用信息技术能有效的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什么叫机械》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课程导入。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查找跟机械有关的图片、动画或视频,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了解机械是什么样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完成课程导入。
        二、在揭示原理环节时助力
        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涉及到很多的科学原理和规律,这些科学原理和规律能帮助学生观察科学现象,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能力。但是有一些的科学原理和规律,是学生无法直接观察和看见的,这就导致学生不能有效的学习这部分科学知识。而用传统的教授方式,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给出的图例和教授进行口述讲解,不仅会造成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还不易让学生理解这部分知识内容。而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能利用视频、动画等形式将原本无法观察的和看见的科学现象直观的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其原理和总结规律。
        例如,在学习《岩石与矿物》这单元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因为学校的岩石和矿物的样本有限,并且岩石和矿物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无法观察其形成的现象和了解原理,所以,教师用信息技术将齐全的样本和岩石形成的科学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出来,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总结规律。


        三、在受到教学限制时助力
        小学科学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开展的学科,主要研究在自然环境中的科学现象。小学科学教材中的部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脱节,学生受到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能走出课堂来到自然环境中观察科学现象和学习科学知识,也就无法对这些科学知识进行透彻的理解,不能很好的掌握学习技能,并且容易降低学生对科学课堂的兴趣和热情。但是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就能很好的打破教学限制,弥补教学的不足之处,将自然界的科学现象搬运到科学的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进行《动物怎样繁殖后代》的教学中,因为学生不能走出课堂,走进自然世界来观察动物的繁殖现象,所以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将动物繁殖交配的视频和原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近距离观察科学现象,打破教学限制。
        四、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助力
        科学实验是开展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观察科学现象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小学科学的课程不多,并且科学实验的耗时较长,并且因为课程不多,当天教授的知识可能在下次上课的时候就已经忘记了,所以教师需要在一节课中既为学生讲解科学知识,又要进行科学实验,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并且有些科学实验的危险性较大,不适合在课堂上进行,所以,教师就可以在这种情况下运用信息技术,将一些专业的科学实验视频,展示出来,让学生学习。
        例如,在进行《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科学实验来将这节课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但是植物的生长过程缓慢,这个科学实验的耗时很长,所以教师就上网查找有关这个教学内容完整的实验视频,让学生通过大屏幕来观察现象,学习科学知识,开拓视野。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因为其使用较为便捷,提供信息较为全面,所以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并逐渐发展。因为小学科学的教学限制和特点,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完全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银北海.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科学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116.
        
        [2]冀思琪.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中的技术素养培养研究[D].沈阳大学,2017.
        
        [3]王杰,龙春丽,李娉婷,耿滢莹,龙波,王颜,于洪.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科学课程实践教学初探[J].科技风,2019,32:32+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