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萍萍
(温州市瓦市小学 浙江温州 325000)
单元教学目标:
1.知道折返跑的基本规则,并能说出折返跑的游戏名称
2.能在折返跑练习中,做到急停急起,做到急停急起,转身迅速,动作协调,提高奔跑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发展灵敏性、协调性等体能。
3.在活动中变现出勇敢、果断的良好品质,加强合作意识,并注意自我保护。本单元分为三课时:
第1课时
内容:《折返跑的动作方法》,三维教学目标如下:1、能够说出折返跑中的1侧、2降、3蹬转的基本动作技术。2、通过三不同距离的折返跑游戏,学习侧身、降重心、转身蹬地的动作方法。积极将所学的折返跑技术运用到“打电话”游戏中及运球折返跑中。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速度协调性以及耐力。3、在练习中能够积极思考,相互激励,相互指导,坚持拼搏,体验成功的快乐。课时重难点:重点:侧身、降重心;难点:转身蹬地、快速起动
教学策略:
1.折返跑点鞭炮
1.1短距离点鞭炮
1.2中距离点鞭炮
1.3长距离折返跑
2.组合:“鞭炮事故-打电话”
3.游戏:运球折返跑接力赛
第2课时
内容:《折返跑的练习方法1》三维教学目标如下:1.能说出3种折返跑的练习方法。2.能在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等折返跑练习中,做出合理的折返跑动作,发展速度和灵敏性。3.在练习中能够相互激励,相互指导,敢于挑战自我。
课时重难点:重点:起动、转身迅速;难点:起动速度快。
教学策略:
1.不同方向的折返跑
1.1 按三角形图形在场地设置三个标志点,每两点之间间隔6米,学生沿标志点的连线组成的三角形进行折线跑,要求触碰标志点。
1.2四角形折返跑。
1.3五角形折返跑。
2.组合:高抬腿30次+不同方向折返跑
3.游戏:定向跑比赛。
第3课时
内容:《折返跑的运用方法》 三维度教学目标:1.能说出折返跑的动作要点。2.能在篮球摆脱他人防守后接球游戏活动中,运用折返跑动作,发展速度、灵敏性等体能。3.培养同伴间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课时重难点:重点,折返跑的动作方法;难点,急停、急起动作与跑动路线结合。
教学策略:
1. 25米x2折返跑练习
2.组合:波比跳15次 +25米x2
3.“姚明接球”游戏。四人一组,一名同学扮“姚明”,一名同学扮“姚明”防守者,另两名同学为“姚明”的队友,队友需将球传给“姚明”,“姚明”接球后游戏结束,然后角色交换。
教学设计分析:
指导思想:本课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依据三年级学生学情在折返跑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通过折返跑 “点鞭炮”自主学习、不同距离练习的探究学习及打电话的合作学习,最终学到到折返跑的折返方法。
教材分析:折返跑,是一项对发展身体灵敏素质十分有效的练习,它的主要特点就是点与点之间的折返,其练习对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灵敏素质有重要作用。本课选自省编教材水平二必学内容田径中多种形式折返跑方法教材(第一课时)“折返跑的动作方法”教学内容,单一练习时以3种不同距离(短、中、长)的折返跑返跑游戏进行层层递进练习,从而解决本课的重难点:“侧身、降重心、转身蹬地”的动作技术。第二部分组合练习,将不同距离的单一练习进行合成,以情境模拟方式“打电话报警”的游戏来巩固学生前面所学的折返跑技术,对学生体能也是一种锻炼。在最后折返跑运球的组合中让学生将本课技术进行运用至实践,并拓宽折返跑技术练习的知识范围。该教材符合身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又体现了“技术、体能、运用”的三个维度。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在游戏中得到全面锻炼和发展。
学情分析:本次教学主体面向三年级学生,该阶段学生在一、二年级对站立式起跑及直线跑有相关的动作经验,在平时折返跑游戏中也对折返跑有些初体验,但他们灵敏性发展不全面,腿部力量不足,对提升折返跑的折返“快”的技术,对于他们还有一些难度。注意力难以持续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枯燥专业术语讲解不易接受。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以模仿生活中的点鞭炮为活动契机,通过模仿:点不同距离的鞭炮,拉近孩子与折返跑技术的距离,在体验中找到发力部位,在“思、练、学”中不知不觉掌握了技能。结合该年龄孩子的身心发育特点,将折返跑技术进行提炼,学生对技术要领有了生动形象的理解,更容易学会技能。
教学流程:
安全防范:
1、课前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安排好见习生。
2、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避免在折返跑练习中出现扭伤
3、短距离点鞭炮时因为是四列横队一起训练,要注意前后间距,同时听口令做出动作,避免相互碰撞。
三年级《折返跑的动作方法》学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