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们的朋友,当好一名恩师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2期   作者:刘伟
[导读]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是一句教育名言,也是我信守不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我的心中深藏着这一份的永远的情怀。
        刘伟
        广饶县丁庄镇中心小学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是一句教育名言,也是我信守不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我的心中深藏着这一份的永远的情怀。我始终坚持自己的班务工作宗旨:做好一名慈母,当好一名恩师,充分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胸怀一颗师爱之心,让孩子们在爱的天地里幸福的成长。
        一、让孩子在师爱中成长
        谈到“爱”人们会很自然的想起《爱的奉献》这首歌,那优美的旋律,那深情的倾诉,打动了每一个听众,震撼着每一个心灵。“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一个人只要心中有爱,就可以化解一切隔阂,享受人生的幸福,一个教师只要真心的去关爱学生,就会使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后进生比其他的学生更需要爱的雨露去滋润,更需要爱的阳光去温暖,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出一个“废品”, 我对后进生是倍加关爱,把基础差的学生排在最前排,把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学生,坐在前面听课。课上创造机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课后,我努力挤出时间加以辅导,同学之间成立帮教小组使其进步。当看到这些孩子有进步,学会一点知识时,他就奖给他一朵小红花,或说说悄悄话,或摸摸他的头,或给他们一个微笑或伸出母指,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使他们萌动奋发向上的志气。
        我班有个学生叫李明,整天不是迟到就是旷课,学习成绩更是差劲。这是为什么呢?经过家访他才知道原因有二:一是孩子性格内向,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交朋友,二是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和小朋友们都说他笨,结果极大的挫伤了他的学习积极性,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了解了情况,我便对症下药,让孩子尽快树立学习的信心,融入集体生活中来,享受学校生活的乐趣。李明的变化告诉我们,只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爱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去滋润他们,就一定能使孩子们感受到努力带来的快乐,在努力中快乐的成长。
        二、关注学生习惯的养成
        播种良好的行为,将会收获良好的习惯;播种良好的习惯,将会收获良好的性格;播种良好的性格,将会收获良好的命运。那么,这样的种子谁来播撒,这样的火种谁来引燃呢?当然是班主任。所以长期以来,我就一直把养成教育作为班级管理的基础。
        第一,利用班会、队日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他们了解懂得各项规范要求,为今后能遵规守纪奠定基础。
        第二,狠抓学生习惯的落实。习惯养成必须从实际行动抓起,从点滴小事抓起,落到细微处。如:为了培养孩子们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在班内开展了“废纸回收”活动。开展活动之前,先给孩子们讲有关制造纸的知识,从而使他们认识到节约纸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然后要求孩子们平时不要乱撕纸张,并把用过的或别人扔掉的纸张都收集起来,集体卖掉充当班费,为班级购买必需品。从此,我们班再没出现乱撕书本的现象,教室也变得干净多了。该活动的开展,不仅得到了校领导的称赞,作为典型在全校推广,而且也受到了家长们的热烈欢迎和支持。
        第三,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自主意识的提高,我在班内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形成自我管理的舆论导向,促使孩子们自我约束、自我反省,从而达到了良好的习惯养成。去年冬天,我针对家长反映的双休日学生在家的种种不良表现,专门召开“如何使双休日过得更有意义”主题班会,让学生根据自己在家的表现展开讨论,认识到那些行为是好的,那些行为是不应该的;然后由小组长总结,班委会制定出台了丁庄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双休日“五要”和“五不准”。学生参与了制定过程,体会到了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由他律变成自律,开展起来效果好多了。
        三、和家长共同分享孩子的成功
        家访是连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它可以使两者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统一教育,使学校教育更富有实效。可是,我发现每当与学生说到家访时,他们就表现除一种畏惧和担心。究其原因,原来在孩子心目中,只有当他们在学校犯了什么错误时,老师才会到学生家家访。老师到家后,表扬得少,批评得多。等老师走后,孩子轻者被训斥一顿,重者就逃不过一顿毒打。所以,孩子躲避家访,反感家访。为了消除孩子这一疑虑,我便试着改变家访的策略。当孩子进步了,我要去家访;当孩子讲故事获奖了,我要去家访;当孩子精心创办的手抄报被展出了,我要去家访……我把家访当作对学生的一种奖励,让家长和她一起分享孩子们成功的快乐。
        这种家访的实施,拉近了我和孩子、家长的距离,使孩子们与我更贴心了。如今,孩子们都把我看做他们的福音,争着抢着邀请我去家访呢!就连家长们也盼望着我的到来。
        四、做孩子们的朋友
        一次批阅孩子们的日记时,我发现了在孩子们的“个人小档案”中的知心朋友一栏上,赫然写着我的名字。原来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我不是威严的老师,而是知心朋友。这一来之不易的荣誉,是我几年来辛苦工作,努力付出换来的。刚接班时,为了一心一意搞好班级工作,我常常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去年因为生病住进了医院,病还没治愈,就返回了学校,因为我牵挂着自己的孩子们;今年春天,为了扩宽孩子们的知识面,我在班内成立了图书角,不仅带头把自己最心爱的书籍全部捐献出来,而且把自己仅有的一个橱柜也擦洗干净搬到教室,充当了孩子们的图书柜……也许就是因为这样不懈的努力,无私的奉献,我才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和爱戴,才赢得了“孩子们的知心朋友”这一殊誉,才获得了班级管理的成功。
        五、抓礼仪教育,创文明班风。
        我一贯重视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平时,能根据学校要求,深入开展文明礼貌教育活动,从而达到以人为本,规范学生行为的目的。因此我经常利用每天的晨会时间,有计划地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每天学习一条,让学生根据规范的内容,练习朗读,在我的指导下,学生理解规范的要求,这样不仅让学生在学习规范的同时,掌握规范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背诵简单明了的儿歌,对照规范找差距,更好让学生按规范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与此同时,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进行系列活动,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活动中理解规范,使规范深入人心。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规范”教育后,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规范”的内容,运用规范待人接物,同时还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训练。使学生在规范中得到提高,在行动中得到升华。有付出就有收获,在近几年的文明班级评选中都获得全校第一名。
        今朝,我愿是春风,化做滴滴甘露,浇灌这片片花园,催开蓓蕾,使他们健康成长;明日,那蓓蕾将绽放成朵朵奇芭,让祖国春日的百花园更加绚丽芬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