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诗歌空间阐释”的“钱塘诗路”乡村文旅建设研究——以何家乡长风村为例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2期   作者:朱怡霖 陆星雨
[导读] 当下,文旅融合开发是时代之热潮,对于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乡村振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朱怡霖  陆星雨
        (衢州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省衢州市   324000)
        提要:当下,文旅融合开发是时代之热潮,对于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乡村振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团队以乡村文旅建设为视角,以“钱塘诗路文化带·乡村文旅开发研究”为主题,以“衢州市常山何家乡”为主要调研对象,进行一系列的实地调研。通过对常山何家乡景区进行实地考察,本文将对何家乡、黄冈山景区进行全面地分析探究。以诗歌空间阐释为切入点,提出对常山何家乡景区文旅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诗歌空间阐释  钱塘诗路  乡村文旅开发  常山何家乡
        钱塘江源头的常山县,其“宋诗之河”正是钱塘诗路文化带上的一颗耀眼明珠。常山县现已发现千余首宋诗,县委高度重视这一文化瑰宝,于 2018 年9 月成立课题组,召开了研讨会,打造“宋诗之河”文化品牌,规划将其构建为钱塘江文化带在浙西地区的核心景观,弘扬常山本地传统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全域旅游。
        基于诗歌空间阐释的文旅开发,将诗歌中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景区建设打造相结合,能突显地域特色,使景区的美学风格、人文价值获得清晰定位,从而深度融合乡村全域旅游与传统历史文化,将前者的发展与后者的继承与发扬相结合。
        2020年10月,“宋诗之河”调研小组联合常山县委宣传部、黄岗村村支部,对常山县何家乡、黄岗山景区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调研发现,何家乡乡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文化和历史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工作,有意将其融入乡村全域旅游建设,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 邀请专业机构进行景区设计规划与生态修复,目前,何家乡乡村全域文旅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对乡村景观的文化价值重视不足,乡村旅游项目缺少地方特色,游客对旅游景区观感雷同,景区商业化、景观设计城市化,而这些问题也是当前乡村文旅开发的突出现象。
        接下来,我们将基于诗歌“空间阐释”理论,对原文图村片区的文旅建设进行研究分析,挖掘其历史文化底蕴,发现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文旅建设建议。将常山宋诗中具有人文底蕴和地域特色的地理意象,融入何家乡乡村全域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撰写可行性方案,提升景区历史文化底蕴,形成景区地域特色,打造景区文化品牌。
        一、“长风渔香城镇”景区文旅建设建议
        (一)赵鼎文化品牌建设
        赵鼎二度贬官,隐居常山,临终前遗嘱奏请归葬此地,为常山历史注入浓厚的人文底蕴。而当下只有本地人和为数不多的研究人员了解这一历史轶事,常山县潜在的文旅优势还未被开发。因此,做好赵鼎文化宣扬的工作对常山“宋诗之河”文化旅游事业至关重要。
        目前,赵鼎文化园已着手在建,但是对于如何做好赵鼎文化广场的文化软建设,如何将历史人物的功绩和精神通过有形的载体展现并吸引游客还没有做出具体方案。
        当代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涉及电影、表演艺术、设计、时尚、新媒体等与旅游的融合,我们小组经过调研建议在赵鼎文化广场开展影片播放、连环画印制,诗歌鉴赏会和研学游的活动。这些新的活动形式吸取了现代的诸多流行元素,不仅会给赵鼎文化园注入新的活力,对赵鼎文化宣扬起到更好的效果,也会给全国各地众多的名人故居博物馆提供一定的新的思路。
        1.印制连环画宣传人物故事
        常山县已有的 205 国道沿线的壁画缺乏实际宣传意义,车辆高速行驶,走马观花,这本身与雅致的文化欣赏活动相矛盾。。
        连环画题材丰富,一般讲述文学和社会故事,通过一种图文配合的形式,体现鲜明主题,通俗易懂,能够普及到老人和儿童群体。
        2.组织诗歌鉴赏会研究赵鼎文化
        赵鼎诗歌鉴赏会是宣扬赵鼎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诗歌在历史长河中被传承下来,最能描绘诗人所处时代的政治、
        在现代,学习者们也可以促膝而论解读名作,从诗歌中找寻未被记载的历史事实真相。建议县委可以联系相关单位,邀请学界学者, 通过定期举办诗歌鉴赏会对赵鼎文化进行深入挖掘。
        3.开展研学游发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赵鼎文化广场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位于205国道周边, 处于“长风渔香城镇”建设区,集文化底蕴、特色餐饮、网红经济于一体,适合作为学生的研学游地点。
        何家乡可以利用地域文化优势,宣扬赵鼎身上体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打造赵鼎文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品牌。
        第一,吸引中小学校合作,组织开展研学游。但中小学研学游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安全问题,必须与有资质的旅行社合作,选择安全性高的研学旅行线路,统筹安全问题。还要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包括详细的安全保障举措。
        第二,政府还可以同时联系高校开展研学游,举办学生摄影、游记作品征集的活动和比赛,设置奖金,帮助推动赵鼎文化宣扬工作向前开展。
        (二)渔香小镇打造方案
        经过我们小组实地调研走访发现,何家乡对其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度不够,已有的农业方面的建设也过于商业化、现代化,与周边渔村文化稍有违和,丧失了原本应有的农耕风情,缺乏本地特色,难以形成文化旅游的竞争力。
        现今,普通的生态旅游项目已越来越难吸引游客参与,我们认为何家乡应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开发试验农田。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创新思维,构建体验式旅游,并完善经营模式,让游客参与农作,体验乡村风情活动,享受休闲农业带来的乐趣。
        1.田间拾趣
        田间拾趣主要基于对稻田的经营,提供给游客一个走进自然田园,体验农趣野趣的去处,夜晚配合灯光设计,让游客感受“鱼宴稻香”的氛围,充分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
        这种体验式旅游,让人们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到不同环境的地方寻求别样的活动和体验,在差异的体验中寻求精神的享受。它的实质在于让现代都市的人在实践中得到新的感悟,形成对农业文化新的认识。主动构建体验式旅游,相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常山旅游文化品位,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成为更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基地。
        2.特色河鲜
        长风水库盛产石斑鱼、将军鱼及各式各样的野杂鱼,由于水库水质好,鱼的味道特别鲜美。所以景区应重点对这几类鱼进行研究,开发出鲜美可口的美食特产。“旋买溪鱼,便斫银丝鲙”,可从常山古诗中寻找意象,打造具有文化底蕴的地方美食——银丝鲙”。
        此外,还应当注重参观内部装饰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渔(鱼) 元素。比如桌椅表面的花纹和鱼的纹理相似,盛放菜肴的碗碟呈鱼形或者带有鱼的图案,再如添加一些有关鱼的外部装饰物。为充分展现风情渔味小镇的深厚文化底蕴,还可以给每一道菜肴取一个富有诗意的雅名。同时还可以考虑建设水上餐馆,在较大地现代游船中布置桌椅,让游客能自在地在江上享用佳肴。
        综上所述,文图村不仅积淀着深厚的赵鼎文化历史底蕴,还拥有着特色渔乡风情,具有旅游开发的显著优势。目前,赵鼎文化品牌的知名度还比较低,一方面要大力弘扬人物事迹精神,一方面要抓牢对赵鼎文化进行再度挖掘的工作,努力将文图村建设成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长风渔香小镇现有统一规划建设的基础之上,文图村可以保留渔味美食的优势,并融入农耕文化和体验式旅游的元素吸引顾客。两者结合,文图村很有潜力能够打造成为一个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全域文化旅游景区,成为乡村振兴的模范。
        
基金项目:项目来源 : 衢州学院2020年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名称 :基于地理意象的浙西“宋诗之河”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编号 : 2020114880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