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内涵及实现路径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2期   作者:王雅平
[导读]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奠基石。
        王雅平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奠基石。党和国家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而进一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以及实现路径,才能更好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内涵;实现路径;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的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这是党和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认知,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深化的重大探索。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在狭义上指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种肯定和鼓舞;在广义上主要指的是中国人民群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度认可和接受,具有广泛的人民群众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不仅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而且还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主要针对的是理论的奠基者、创立者、完善者以及实践者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着充分的自信心,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具有高度的科学性认知,而且还对理论的性质特点、理论价值的积极评价分析等等都有着重大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主要是以一种理论的形式深刻反映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理性考虑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之路,面对国家发展的挑战,能妥善应对,对于一些发展的机遇也能善于抓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一种紧密联系、互相作用的关系,最终的表现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实现路径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但是要想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要为此付出更多的、更大的努力。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首要任务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这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第一步骤[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指导思想就是灵魂,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理论自信的形式以及发展方向,这个思想就马克思主义。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指导思想,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基本标志,判断理论自信的第一标准就是我们国家是否敢于承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也正因为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才会在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时候重点指出要毫不动摇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如果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那么中国共产党就会失去灵魂,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霞我们都要始终坚定不移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这条道路,坚持不懈的走下去[3]。当然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要以科学的态度为前提,不仅要反对教条主义,还要反对修正主义,同时还要坚决抵制马克思主义的碎片化、片面化理论思想,坚定不移的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凝聚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对人民群众共同利益和美好愿望的一种诉求表达,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重要表现。积极大力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既要坚持传统文化的资源,同时又要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既要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同时又要具备深刻的内涵。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中,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坚持,在强调“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理论自信”。认为“理论自信”是我们国家发展最基本、最持久的力量建设,“理论自信”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中比较广泛、深厚的自信,直接推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定“理论自信”,就要夯实基础,凝聚力量,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郭玉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内涵及实现路径[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2):25-28.
        [2]金民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然性及实现路径[J]. 中原文化研究, 2018, 006(001):73-80.
        [3]黄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基本依据·价值意蕴·实现路径[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41(1):1-7.
        王雅平(1987-),女,汉族,辽宁省大连市,硕士研究生,单位: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职称: 讲师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