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2期   作者:杜伟
[导读] 数学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思维和想象力的重要学科,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也在提升,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
        杜伟
        廊坊市第十七中学 河北省廊坊市06500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思维和想象力的重要学科,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也在提升,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优化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优化
        引言
        在新时代教学背景的前提下,创新教学已经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代名词。随着高效课堂理念的提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其次改善和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友善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积极性。
        1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概述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从时空上看,应是花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效果。从成果上看,是教学成果能使学生有较多收益。从关系上看,就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心理、人格、思维、情感等多方面产生高效应。从环节上看,应体现学习情景透人度、学生学习活动刺激度、学生自主参与度、教学训练项目的扎实度、构建知识的生成度。简单地讲,高效课堂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取最大学习效益的教学活动,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多元发展,终身发展和创新思维,“学会知识—形成能力—学会运用—学会创新”,整个知识内化过程都要求在单位时间内实现最大限度、最大可能。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2.1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忱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成长期,由于自身情况的差异,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也有所不同。因此,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跟不上班级学习进度的情况,或者对于教材中基本知识点的把握不到位等情况。如果出现以上情形就会严重打消学生学习数学的热忱。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基础知识点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结合起来,突出重点,并强调课后复习和预习的作用以及课后指导的意义。对于不同的知识点,教师应运用与之呼应的教学手段。譬如,教师在讲授“长度单位换算”的内容时,一些学生对于换算原则和规律认识不足,容易混淆。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摸底,随后可采用协作学习的方式将知识掌握牢靠的学生与接受程度较差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教师可给出一个学习主题,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数学换算问题。如此一来,知识掌握得牢固的学生能够深化对已学知识的认识,而学习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可以渐渐理解换算知识,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成效。
        2.2优化教学技术,体现教学现代化特点
        在教学中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是教学优化的重要方式。因为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所学习的内容以更为直观、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给小学生,借此弥补小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数形结合能力等方面不足的缺点,保证小学生学习效率的更大提高,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借用信息技术的参与,规避数学学科抽象性强、不容易为小学生所理解的短板,实现更加卓越的课堂效果。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过程中,教师就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俄罗斯方块这一司空见惯的游戏通过媒体技术展示出来,让小学生直观感受到图形发生了旋转、平移的变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小学生在游戏的激励下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学习热情,并通过图形的移动明确认识到图形平移的距离、旋转次数和图形的关系等,为学习新知做出了良好的铺垫。
        2.3注重学习情境创设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以一定的情境为基础,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是一个复杂且缓慢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之前,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在此基础上解构原有知识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建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考虑学生所能接受和理解的要素,构建与学生生活和知识紧密相关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数学经验,以此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共鸣。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把握住数学教学活动的特质,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的本质,用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将数学学习与情境真正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炼出数学知识,最后通过数学学习又将知识应用于真正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做到数学知识从情境中来,到情境中去。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情境中进行数学学习,并在其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实现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渗透和培育,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生动有趣的情境还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数学课堂氛围,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4制订详细学习计划,培养学生掌握主动学习方法
        在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学习实际上是实现学生知识内化和转移的过程。学生不仅要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解决这一过程中的难题,而且要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学习。激发和促进学生学习高年级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愿望,还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形成相应的自我监督能力,有效地完成高年级数学相关知识的建设。因此,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套操作性强、熟练性强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3创建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模式的反思
        3.1严格把控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在新课标大背景的要求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已经成为每个老师都需要面对的难题。而老师们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并没有采用过类似的方法授课的经验,对于课堂趣味性的把握就相对比较困难。其实,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有共同的特点——可调动性高。老师可以采用情景融入的方法教学,也可以采用道具协助教学,无论哪种方法都可以轻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那么,应该如何把控呢?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应当从课本内容、教学目的出发,不能过于为了追求趣味性而失去了新课标教学的本质。
        3.2重视评价,助力学生发展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找准方向进行努力。建立健全合理的、规范的教学评价机制是使小学数学课程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的根本取向,也是必备的条件。在评价内容上,不能片面重视学科知识,要对数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进行考查评价;在评价标准上,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兼顾不同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用不同的标尺去衡量不同的学生;在评价重心上,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利用档案袋等方式,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价。应利用评价的激励、导向等功能,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落实数学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养成数学核心素养。
        结语
        总之,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从学生角度设计问题梯度,多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内容。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尽可能地解决问题。高效课堂应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创造出富有生机和高效的阵地。
        参考文献
        [1]李慧丽.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222-224.
        [2]陈海军.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20(13):317-318.
        [3]许长智,张长义,张效杰.浅谈核心素养视野下的数学课堂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169-170.
        [4]黄旭锋.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07):89-92.
        [5]周金银.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